近日,在2025年南宁春季双选会上,现场设置的AI就业服务区,让众多高校毕业生眼前一亮。求职者轻触屏幕,就能开启一场AI的就业指导。这个AI指导既能读懂用人单位的需求,也能解析求职者身藏的技能,在供需两端架起了“智慧桥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毕业生人数已经连续十年增长,2025年国内外毕业生总数预计达1250万。这么大体量的求职者投入市场,怎样最大限度消除信息差,让毕业生精准获取与自身匹配的职位信息,快速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AI赋能招聘就业,带来的最直观变化便是减少信息差、提升就业效率。拿AI就业服务一体机来说,它不仅能自动优化简历,还能模拟真实的面试情况,更能依据求职者的技能、经验、职业规划等多维度数据,实现求职者与心仪岗位的无缝对接。对毕业生来说,拥有这样一个多重buff傍身的“就职助手”,找工作都变得简单高效起来。
此外,AI技术背后的人文温度也值得称赞。AI面试官没有HR的压迫感,还可以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帮助;算法推荐也更加理智客观,能够有效弥合供需双方的信息差。这种“科技感+人性化”的组合拳,恰恰契合了00后既要效率又要体验的求职需求,得到大学生的青睐也是意料之中。
每年就业季,总会让不少毕业生陷入迷茫,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需要毕业生积极参与,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越来越多的AI神器上岗,青春赛道的竞争不再是“开盲盒”,而是一场有导航、有规划的智慧旅程。当技术发展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民生期盼”逐渐变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这或许就是技术带给人类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