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丨抗日文化战线上的“硬核校长”马君武

 

 

抗日文化战线上的

“硬核校长”马君武

 

 

 

 

马君武

 

他是政坛 文坛 教育界的传奇人物

国难当头

他让学生扛起枪

他与蔡元培齐名

人称“北蔡南马”

由他领军的广西大学

成为当时全国领先的学术阵地

他就是被周恩来称为

“一代宗师”的“硬核校长”马君武

 

 

跨越政坛 文坛 教育界的

传奇人物马君武

马君武

 

他曾是孙中山身边的重要幕僚

做过广西省省长

他是中国近代

第一位德国工学博士

精通四门语言

还长于诗歌 书法

 

他是马君武

跨越政坛 文坛 教育界的

传奇人物

广西出生的他

叱咤半生

归来却在家乡做起了校长

在烽火中办起了

一所不同以往的现代大学

这里的学生

一改人们心中对“读书人”的印象

马校长有什么样的“硬核理念”

竟让书生扛起了枪

 

把军训作为正式课目

在广西大学筑起抗战课堂

上百名青年身着灰色军装

操练军事 气势恢宏

这样的景象

本应发生在抗日军队的行伍里

却出现在广西大学的操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的铁蹄在东北肆虐

消息传至广西境内

时任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

愤慨不已

 

马君武以“硬骨头”闻名

性格刚烈爽直

面对彼时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他曾多次痛骂

心系国家危亡的马君武

立刻号召西大学生

“团结起来

拿书本 拿锄头

拿枪炮去救国”

在他的指导下

广西大学组织学生

深入城镇 乡村宣传抗日

并在教学中正式加入军训课目

学生穿上军服 戴上军帽 缠绑腿

接受军事术科训练和严格军事管理

1937年7月7日

日军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爆发

战火蔓延

在广西的中共党组织

发动大量党员与积极分子

参与了广西学生军

 

广西学生军开拔前往战区

他们沿途宣传抗战 唤醒民众

手能执笔 也能握枪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副馆长 文丰义:

“(广西)学生军里面其中就有大部分的广西大学的学生参加其中,都对当时直接参战、抗战起到了非常直接的作用。”

改革桂剧

在戏剧救亡运动中掀起新风暴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

桂林在短时间内成为知识分子云集

群星闪耀的抗战文化城

 

一面锻造抗战的青年

另一面

马君武也扎根在

文化抗战的前线

 

他一直钟爱戏剧文化

却痛心地发现

即使在民族危亡之际

桂剧的舞台上

仍在上演才子佳人

将相王侯等供人娱乐的

老套戏码

马君武 鲁玉杰(饰):

“而我们桂剧呢,还能在这几只破旧的戏箱当中求百年吗?所以,桂剧的改革方向就是传人民大众之声,唱时代新曲。否则,就会被人民大众所抛弃了。”

 

1937年

马君武组建广西戏剧改进会

着手改良桂剧

并在次年邀请了

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

来到桂林主持改革

欧阳予倩

 

封建 陈旧的桂剧历经革新

开始呼吁保家卫国

反对外来侵略

在桂林轰轰烈烈的

戏剧救亡运动中

席卷起一场新风暴

 

电视剧《阵地》剧照

打造“名师天团”

在教育救国中燃尽生命

1939年

桂林雁山

广西大学的校区内书声朗朗

这一年

马君武第三次担任起

广西大学的校长

他聘请了李四光 张志让等

大批著名教授到西大任教

张志让(左)李四光(右)

 

联合中央地质研究所

物理地磁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组建共同的实验室

由他领军的广西大学

成为当时全国领先的学术阵地

然而

不到一年

这位“硬核校长”

在自己亲手开辟的教育阵地里

燃尽了生命

 

马君武被人们视为

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

有“北蔡南马”之称

周恩来的挽辞里

称他为 “一代宗师”

阅读量:154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