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让家门口服务更有“医”靠——南宁市政协专题协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邕有协商回头看】以“南宁市宣传推广‘蟠龙经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专题协商座谈会召开以后,有关部门积极吸纳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选优配强社区队伍,建设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文旅项目的扶持力度;传承民族非遗文化,深度挖掘特色节庆活动内涵,让更多民族文化遗产“活起来”。

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让家门口服务更有“医”靠——南宁市政协专题协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需,让基层群众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是深化医改的一道必答题。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需要?今年以来,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了解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基本情况。10月28日,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让群众在家门口能看好病”协商议政。多位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探索让老百姓“病有良医”的途径和方法。其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是不少委员关注的重点。

市政协委员、民盟南宁市委会常委郭敬锋说:“推动‘三医’联动工作由市级层面向县(市、区)乡镇、村全覆盖,建立联动协同治理监管的机制,形成标准统一 相互衔接 彼此配合的监管格局,加快推动医保支付的方式,探索‘医保资金总额付费 结余留用 合理超支分担’,‘打包支付’与DRG付费并行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南宁市政协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谢月萍说:“建议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疾病谱和诊疗需求,持续调整完善南宁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动态更新发布,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并同质化,确保群众在家门口用上药看好病。”

随着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逐级应用,信息化平台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必要性逐步显现。委员建议,可以将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融会贯通,搭建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高效融合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南宁市政协常委、市职业技术大学健康与旅游学院教授范恒君说:“积极开展远程治疗,推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用,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推行‘先诊疗 后结算’一站式服务,点对点送药上门和慢病管理服务等,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让更多的群众感受数字化医疗的益处。”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资源配置的问题,同样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据了解,自2018年起,连续五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纳入市本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23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108个达到“基本标准”,39个达到“推荐标准”,30个成功创建“社区医院”,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但是,调研组在考察时发现,我市面临基层医疗卫生保障不力、医务人员短缺等问题。

南宁市政协常委、市第七人民医院内科主任陈红丹说:“一方面通过科学设岗、优化人员结构等措施,加大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模,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就医格局。”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改革任重道远,各相关市直部门不能仅局限于“耕好自己的责任田”,还要共同直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不断用“健康南宁”成色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科长岑茜说:“人社局将助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才短板,进一步优化引才的流程,在数量和质量上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基础,我们将加大力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管理模式改革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工作积极性。”

市卫健委副主任、党委委员赵红洋说:“做好远程的医疗资源的利用共享,我们准备的计划在南宁市以试点为龙头,逐步推进五大信息中心的建设,医疗资源的适配性和可及性,才会更快地达到我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

市医保局办公室主任陆金祥说:“下一步南宁市医疗保障局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协作,加强医保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

(记者:李鸿铭 李文全)

阅读量:8415 编辑:陆丽珍 责任编辑:李绍华 值班编审:僧小玲
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让家门口服务更有“医”靠——南宁市政协专题协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024-11-04 11:58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广播电视台
编辑:陆丽珍 责任编辑:李绍华

【邕有协商回头看】以“南宁市宣传推广‘蟠龙经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专题协商座谈会召开以后,有关部门积极吸纳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选优配强社区队伍,建设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文旅项目的扶持力度;传承民族非遗文化,深度挖掘特色节庆活动内涵,让更多民族文化遗产“活起来”。

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让家门口服务更有“医”靠——南宁市政协专题协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需,让基层群众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是深化医改的一道必答题。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需要?今年以来,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了解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基本情况。10月28日,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让群众在家门口能看好病”协商议政。多位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探索让老百姓“病有良医”的途径和方法。其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是不少委员关注的重点。

市政协委员、民盟南宁市委会常委郭敬锋说:“推动‘三医’联动工作由市级层面向县(市、区)乡镇、村全覆盖,建立联动协同治理监管的机制,形成标准统一 相互衔接 彼此配合的监管格局,加快推动医保支付的方式,探索‘医保资金总额付费 结余留用 合理超支分担’,‘打包支付’与DRG付费并行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南宁市政协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谢月萍说:“建议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疾病谱和诊疗需求,持续调整完善南宁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动态更新发布,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并同质化,确保群众在家门口用上药看好病。”

随着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逐级应用,信息化平台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必要性逐步显现。委员建议,可以将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融会贯通,搭建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高效融合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南宁市政协常委、市职业技术大学健康与旅游学院教授范恒君说:“积极开展远程治疗,推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用,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推行‘先诊疗 后结算’一站式服务,点对点送药上门和慢病管理服务等,互联网‘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让更多的群众感受数字化医疗的益处。”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资源配置的问题,同样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据了解,自2018年起,连续五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纳入市本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23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108个达到“基本标准”,39个达到“推荐标准”,30个成功创建“社区医院”,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但是,调研组在考察时发现,我市面临基层医疗卫生保障不力、医务人员短缺等问题。

南宁市政协常委、市第七人民医院内科主任陈红丹说:“一方面通过科学设岗、优化人员结构等措施,加大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模,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就医格局。”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改革任重道远,各相关市直部门不能仅局限于“耕好自己的责任田”,还要共同直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不断用“健康南宁”成色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科长岑茜说:“人社局将助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才短板,进一步优化引才的流程,在数量和质量上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基础,我们将加大力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管理模式改革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工作积极性。”

市卫健委副主任、党委委员赵红洋说:“做好远程的医疗资源的利用共享,我们准备的计划在南宁市以试点为龙头,逐步推进五大信息中心的建设,医疗资源的适配性和可及性,才会更快地达到我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

市医保局办公室主任陆金祥说:“下一步南宁市医疗保障局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协作,加强医保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

(记者:李鸿铭 李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