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良庆区调研“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4月18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有明率调研组到良庆区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西良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和良庆区人大常委会就相关情况的汇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黄中贤陪同调研。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有力有序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建立30个专业性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步建立69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了市民群众参与立法的便捷通道。2023年,南宁市良庆区人大常委会获批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西第二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良庆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交办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国防教育法等6部法律草案7次征集意见工作,以“报告+意见+简报”的方式直报情况报告8篇、简讯134条、意见建议1027条,获已公布法律吸收采纳40条。

座谈会上,刘有明要求,要找准边疆民族地区定位,牢记良庆“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使命职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充分反映边疆民族地区立法与治理需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法治基础。要立足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讲好良庆“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主立法故事,聚焦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需求,主动挖掘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法律服务结合点,发挥服务立法工作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立足基层治理和城市社区定位,发挥良庆“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桥梁纽带作用,扎根社区、辐射城区,在立法征集意见过程中充分反映社情民意,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要注重发挥好“三官一员”的作用,将法律宣传和意见征集相结合,把“法言法语”转化成“民言民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凝聚智慧和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65 记者:杨盛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