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2024年4月23日举行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邀请南宁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有光,南宁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志斌,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琦,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韦劲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李敏主持。

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4年4月23日(星期二)10:00

发布人:

黄有光   南宁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志斌   南宁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黄  琦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韦  劲     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主持人:

李    敏  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李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南宁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有光先生,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志斌先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琦女士,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韦劲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黄有光先生作介绍。

黄有光: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3年,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不断巩固提升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贡献法治力量。南宁市获评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我市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主要措施和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人民政府坚持市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认真抓好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述法会议点评意见整改、行政应诉应复考核等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重大问题指示批示精神的落实,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对重大立法事项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狠抓《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实施,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实施方案中期评估。深化法治督察实践,对市县两级全覆盖开展法治督察,推动法治督察员参与领导干部现场述法、实地督察、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督导,进一步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三是政府履职更加全面高效。全面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推动基层高效履职。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工作机制,组建57个法律服务团服务273家工信领域企业,组织100名党员律师服务89家民营企业,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中获评“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之一。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拿地即开工”4.0审批新模式为企业节约工期3至4个月,“推进‘免审即得’,实现‘准入即准营’”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并在全国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获批建设中国(南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四是依法行政制度机制不断完善。重点领域立法不断加强,市人民政府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件、出台政府规章2件。重大行政决策依法科学民主,严格执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标准,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共选聘法律顾问872名、配备公职律师499名。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提升工作,市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28件、备案审查175件。

五是行政执法不断规范。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开展“伴随式”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执法监督和执行地方性法规监督活动,发布15个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全覆盖,制定柔性执法文书范本,推行“631”和“721”工作法(即坚持60%或70%的问题用服务解决,30%或20%的问题用管理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解决)等执法方式。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地面道路交通健康指数排名全国第五。健全完善林业、水利、国防动员等部门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

六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日益提升。扎实推进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完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和区划工作,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开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修订有关森林火灾、防汛抗旱、内涝抢险等应急预案,修编入库应急预案18683个,组织开展市级重点综合应急演练项目8个,市、县、乡、村四级开展应急演练28571次。

七是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打造国家民委城市民族事务依法治理基层联系点。大力推进南宁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设立广西首个实体化运行的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专区,高效解决群众诉求。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高质量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7万件,“商人纠纷商人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市人民政府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86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725件,办理应诉应复案件414件,审结的1件案件获评全国行政复议十大典型案例。健全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应复考核工作机制,以考核促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人民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率达100%。

八是行政权力监督持续深化。市人民政府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345件、政协提案347件,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在99.7%以上。认真实施《政府督查工作条例》,依法组织开展政府督查。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4862条。“信用南宁”建设实现新跨越,实现全市自然人、企业全覆盖数据归集,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再次位列全国第7名。

九是法治政府建设保障不断强化。适应对外开放合作的需求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一批法律服务机构入驻五象新区,开展与东盟国家城市的法治交流活动。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遴选首批20名涉外法治人才开展实训。发布南宁市定制版RCEP四份名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26项制度创新成果获全区复制推广。加强科技保障,深化南宁市数据中台建设,实现自治区—市—县跨层级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南宁市“邕易办”智能审批系统实现智能化秒批秒办、“扫脸”即办,入选2023年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2023年数字政府五十佳优秀创新案例。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举办“法治南宁讲堂”。

2024年,南宁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实施《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强化保障措施,推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提质增效。二是进一步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加强立法供给,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乡镇(街道)执法规范化,强化行政争议矛盾纠纷处理,宣传推广蟠龙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三是强化重大战略法治引领保障,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推动形成法务集聚区,在法治的基础上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面,我和市直相关部门的领导就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李敏:

感谢黄有光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广西工人报记者: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蓬勃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升,市民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日常琐碎事务,还是商务活动,甚至是出境旅游,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公证服务。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我们南宁市的公证机构是如何更好地适应变化,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市民的公证需求的?

黄有光:

近年来,南宁市司法局积极引领全市公证机构推进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公证服务质效。

一是拓宽公证服务网络,构建公证法律服务新格局。南宁市目前有公证机构12家,分布在各县(市、区),群众可以在居住地辖区内公证机构进行业务咨询、业务申请。为了拓宽公证服务网络,我们还在南宁市市民中心、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青秀受理点建立了3个公证便民服务点,方便人民群众就近咨询、办理公证事项。在主城区7家人民法院设立了公证司法辅助中心,除了接受法院委派开展立案前调解、案件款项的提存、进行证据保全、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司法送达等司法辅助事务外,还接受群众公证法律咨询,开展公证调解。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公证服务智能化升级。除了丰富线下办证窗口,市司法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推动我市3家公证机构入选司法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机构名单,与4家我国驻海外使领馆合作办理了多件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解决了海外同胞境外办证的燃眉之急。运用公证机构微信公众号办证端口、公证云·在线办证平台、爱南宁APP“司法公证”平台等移动办证端口,逐步实现高频公证事项申请、受理、审核、缴费全流程在线“指尖”办理。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网络办证端口向我市公证机构申请办理毕业证公证、出生公证、曾用名公证、护照公证等近70种公证事项。

三是推进减证便民,转变公证服务理念和模式。市司法局积极推进公证“最多跑一次”事项改革,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增扩至122项。支持公证机构不断创新公证服务模式,在受理申请、审查核实、审批出证等全流程“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减次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证需求。我市公证机构推出“公证绿色通道”服务,为急需公证的群众提供优先办理服务;实施“预约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便捷的上门公证服务;开展“延时服务”,确保群众在非工作时间也能办理公证业务;对符合受理条件缺少次要材料的公证事项“容缺受理”,先受理后补充相关材料,避免群众往返跑;分类压缩公证办理期限,将身份证、亲属关系、曾用名等18种公证事项出证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将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需要翻译外文的涉外公证事项出证时限压缩至5-7个工作日。

今后,南宁市司法局将继续推出更多利企便民服务措施,促进我市公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公证在优化营商环境、便利群众生活方面职能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当代广西记者: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人民群众解决行政争议有哪些影响?

黄志斌: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明确将行政复议定位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归纳起来有“宽”、“便”、“灵”、“强”四大亮点。

“宽”是指扩宽行政复议吸纳行政争议入口。新行政复议法进一步扩大了复议范围,将行政赔偿、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行政协议等明确纳入复议范围,同时新增了三种行政复议前置情形,分别是行政不作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以及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不予公开,提高了行政复议吸纳行政争议的能力。2023年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880件,其中受理1538件,同比增长40.59%,作出行政复议决定1434件,同比增长76.17%。今年1至3月,也就是新法实施的首季度,南宁市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05件,同比增长了40.37%,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

“便”是指发挥行政复议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行政复议法增加了多项便民举措,如降低行政复议的门槛、简化优化申请和受理的程序、申请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等等,同时扩大了行政复议调解及和解的适用范围,强化了变更决定的应用,更有利于实质性化解争议,避免程序空转。从去年开始,南宁市行政复议的线上申请渠道除原有的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外,还推广了“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通过手机微信搜索“掌上复议”即可快捷申请行政复议、查询相关法律知识。

“灵”是指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实现“小案快审、大案精审”,结案形式更加匹配申请人的诉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简化了部分程序,缩短审理期限,但不减损当事人的程序或实体性权益,兼顾效率与公正。同时,南宁市将运用好行政复议法增设的意见书、约谈、通报批评、公开、抄告等监督手段,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倒逼依法行政的监督作用,从源头规范行政行为。

“强”是指做大做强复议机构。一是将行政复议管辖集中于政府,各级行政复议机构也就是司法局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取消了地方政府部门的复议职责。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和履职保障,明确提出国家建立专业化、职业化行政复议人员队伍。南宁市注重行政复议队伍素质和复议案件质量的提升,市司法局获评2023年全区行政复议标准化建设单位。

下一步,南宁市进一步将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每一个行政复议案件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南宁市在法治保障和推动乡村振兴、规范农业农村领域执法方面有何创新做法和成效?谢谢。

黄琦:

南宁市坚持“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法治建设要求,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保障。

一是聚焦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在“宪法宣传周”“中国农民丰收节”“禁渔期”等关键时点开展集中普法活动。持续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认定,累计认定示范户911户,覆盖875个行政村。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围绕“生猪私宰”“农资打假”“农药超标”“豇豆检查执法”制作四部执法普法宣传视频,在电视台、新媒体平台播放宣传。联合属地法院、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2023年累计放流鱼苗约100万尾,成鱼230公斤,通过以案说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二是聚焦农业执法监管,查处坑农害农行为。聚焦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作用,制定印发《南宁市农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2023年,市本级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千余人次,对农药、种子、肥料、兽药等各类农业农村领域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全市共完成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瘦肉精”、水产品等抽检(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10.73万批次,合格率达到99.64%,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86起,依法免于处罚4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11起。目前全市农资经营市场秩序较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三是聚焦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严格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案卷评查、执法“大练兵”“大演练”等活动,增强“护农、助农、兴农”的服务保障能力,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南宁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随着“诗和远方”的双向奔赴,文化和旅游热度不断攀升。请问南宁市在发展文化广电和旅游业方面,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有哪些创新举措,取得怎样的成效?

韦劲: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就去年来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超1.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4.43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总收入均居全区第一,这其中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引领。在法治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抓好几个重点:

一是强化法治引领,扎实推进文化广电和旅游领域立法。近年来,我局坚持法治引领,积极推进《南宁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和旅游民宿促进、地方戏曲保护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工作,从立法角度保障和推动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南宁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我市全域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共有10个县(区)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名县),南宁市荣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环境。2023年,我局持续加强对各类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经营场所的执法检查力度,全市各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检查各类经营单位约5.8万家次,紧盯文广旅市场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联合多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积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健康有序规范的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广旅消费市场提质升级。近年来,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深入,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3件案件入选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获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彰。

三是强化普治并举,持续推动法治理念浸润人心。在普法方面,我局充分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先后开展了“绿城讲坛·你的生活,有法可依”“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系列普法活动,不断创新普法方式,形成多维度、立体式的普法宣传矩阵。成功在民歌湖大舞台举办法治广电普法宣传专场文艺演出,形式新颖的普法方式让法治文化潜移默化、浸润人心。同时大力发动全市景区、旅行社、网吧等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到“八五”普法宣传活动中,成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参与者、助力者。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李敏: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读量:297 作者:庞丽娜 杜佳徽 编辑:庞丽娜
直播回顾|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2024-04-23 10:31
作者:庞丽娜 杜佳徽 编辑:庞丽娜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2024年4月23日举行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邀请南宁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有光,南宁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志斌,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琦,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韦劲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李敏主持。

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4年4月23日(星期二)10:00

发布人:

黄有光   南宁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志斌   南宁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黄  琦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韦  劲     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主持人:

李    敏  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李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南宁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有光先生,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志斌先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琦女士,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韦劲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黄有光先生作介绍。

黄有光: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3年,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不断巩固提升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贡献法治力量。南宁市获评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我市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主要措施和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人民政府坚持市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认真抓好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述法会议点评意见整改、行政应诉应复考核等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重大问题指示批示精神的落实,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对重大立法事项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狠抓《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实施,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实施方案中期评估。深化法治督察实践,对市县两级全覆盖开展法治督察,推动法治督察员参与领导干部现场述法、实地督察、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督导,进一步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三是政府履职更加全面高效。全面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推动基层高效履职。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工作机制,组建57个法律服务团服务273家工信领域企业,组织100名党员律师服务89家民营企业,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中获评“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之一。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拿地即开工”4.0审批新模式为企业节约工期3至4个月,“推进‘免审即得’,实现‘准入即准营’”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并在全国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获批建设中国(南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四是依法行政制度机制不断完善。重点领域立法不断加强,市人民政府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件、出台政府规章2件。重大行政决策依法科学民主,严格执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标准,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共选聘法律顾问872名、配备公职律师499名。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提升工作,市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28件、备案审查175件。

五是行政执法不断规范。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开展“伴随式”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执法监督和执行地方性法规监督活动,发布15个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全覆盖,制定柔性执法文书范本,推行“631”和“721”工作法(即坚持60%或70%的问题用服务解决,30%或20%的问题用管理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解决)等执法方式。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地面道路交通健康指数排名全国第五。健全完善林业、水利、国防动员等部门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

六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日益提升。扎实推进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完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和区划工作,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开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修订有关森林火灾、防汛抗旱、内涝抢险等应急预案,修编入库应急预案18683个,组织开展市级重点综合应急演练项目8个,市、县、乡、村四级开展应急演练28571次。

七是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打造国家民委城市民族事务依法治理基层联系点。大力推进南宁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设立广西首个实体化运行的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专区,高效解决群众诉求。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高质量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7万件,“商人纠纷商人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市人民政府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86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725件,办理应诉应复案件414件,审结的1件案件获评全国行政复议十大典型案例。健全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应复考核工作机制,以考核促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人民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率达100%。

八是行政权力监督持续深化。市人民政府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345件、政协提案347件,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在99.7%以上。认真实施《政府督查工作条例》,依法组织开展政府督查。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4862条。“信用南宁”建设实现新跨越,实现全市自然人、企业全覆盖数据归集,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再次位列全国第7名。

九是法治政府建设保障不断强化。适应对外开放合作的需求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一批法律服务机构入驻五象新区,开展与东盟国家城市的法治交流活动。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遴选首批20名涉外法治人才开展实训。发布南宁市定制版RCEP四份名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26项制度创新成果获全区复制推广。加强科技保障,深化南宁市数据中台建设,实现自治区—市—县跨层级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南宁市“邕易办”智能审批系统实现智能化秒批秒办、“扫脸”即办,入选2023年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2023年数字政府五十佳优秀创新案例。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举办“法治南宁讲堂”。

2024年,南宁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实施《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强化保障措施,推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提质增效。二是进一步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加强立法供给,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乡镇(街道)执法规范化,强化行政争议矛盾纠纷处理,宣传推广蟠龙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三是强化重大战略法治引领保障,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推动形成法务集聚区,在法治的基础上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面,我和市直相关部门的领导就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李敏:

感谢黄有光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广西工人报记者: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蓬勃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升,市民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日常琐碎事务,还是商务活动,甚至是出境旅游,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公证服务。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我们南宁市的公证机构是如何更好地适应变化,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市民的公证需求的?

黄有光:

近年来,南宁市司法局积极引领全市公证机构推进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公证服务质效。

一是拓宽公证服务网络,构建公证法律服务新格局。南宁市目前有公证机构12家,分布在各县(市、区),群众可以在居住地辖区内公证机构进行业务咨询、业务申请。为了拓宽公证服务网络,我们还在南宁市市民中心、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青秀受理点建立了3个公证便民服务点,方便人民群众就近咨询、办理公证事项。在主城区7家人民法院设立了公证司法辅助中心,除了接受法院委派开展立案前调解、案件款项的提存、进行证据保全、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司法送达等司法辅助事务外,还接受群众公证法律咨询,开展公证调解。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公证服务智能化升级。除了丰富线下办证窗口,市司法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推动我市3家公证机构入选司法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机构名单,与4家我国驻海外使领馆合作办理了多件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解决了海外同胞境外办证的燃眉之急。运用公证机构微信公众号办证端口、公证云·在线办证平台、爱南宁APP“司法公证”平台等移动办证端口,逐步实现高频公证事项申请、受理、审核、缴费全流程在线“指尖”办理。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网络办证端口向我市公证机构申请办理毕业证公证、出生公证、曾用名公证、护照公证等近70种公证事项。

三是推进减证便民,转变公证服务理念和模式。市司法局积极推进公证“最多跑一次”事项改革,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增扩至122项。支持公证机构不断创新公证服务模式,在受理申请、审查核实、审批出证等全流程“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减次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证需求。我市公证机构推出“公证绿色通道”服务,为急需公证的群众提供优先办理服务;实施“预约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便捷的上门公证服务;开展“延时服务”,确保群众在非工作时间也能办理公证业务;对符合受理条件缺少次要材料的公证事项“容缺受理”,先受理后补充相关材料,避免群众往返跑;分类压缩公证办理期限,将身份证、亲属关系、曾用名等18种公证事项出证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将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需要翻译外文的涉外公证事项出证时限压缩至5-7个工作日。

今后,南宁市司法局将继续推出更多利企便民服务措施,促进我市公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公证在优化营商环境、便利群众生活方面职能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当代广西记者: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人民群众解决行政争议有哪些影响?

黄志斌: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明确将行政复议定位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归纳起来有“宽”、“便”、“灵”、“强”四大亮点。

“宽”是指扩宽行政复议吸纳行政争议入口。新行政复议法进一步扩大了复议范围,将行政赔偿、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行政协议等明确纳入复议范围,同时新增了三种行政复议前置情形,分别是行政不作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以及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不予公开,提高了行政复议吸纳行政争议的能力。2023年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880件,其中受理1538件,同比增长40.59%,作出行政复议决定1434件,同比增长76.17%。今年1至3月,也就是新法实施的首季度,南宁市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05件,同比增长了40.37%,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

“便”是指发挥行政复议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行政复议法增加了多项便民举措,如降低行政复议的门槛、简化优化申请和受理的程序、申请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等等,同时扩大了行政复议调解及和解的适用范围,强化了变更决定的应用,更有利于实质性化解争议,避免程序空转。从去年开始,南宁市行政复议的线上申请渠道除原有的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外,还推广了“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通过手机微信搜索“掌上复议”即可快捷申请行政复议、查询相关法律知识。

“灵”是指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实现“小案快审、大案精审”,结案形式更加匹配申请人的诉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简化了部分程序,缩短审理期限,但不减损当事人的程序或实体性权益,兼顾效率与公正。同时,南宁市将运用好行政复议法增设的意见书、约谈、通报批评、公开、抄告等监督手段,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倒逼依法行政的监督作用,从源头规范行政行为。

“强”是指做大做强复议机构。一是将行政复议管辖集中于政府,各级行政复议机构也就是司法局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取消了地方政府部门的复议职责。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和履职保障,明确提出国家建立专业化、职业化行政复议人员队伍。南宁市注重行政复议队伍素质和复议案件质量的提升,市司法局获评2023年全区行政复议标准化建设单位。

下一步,南宁市进一步将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每一个行政复议案件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南宁市在法治保障和推动乡村振兴、规范农业农村领域执法方面有何创新做法和成效?谢谢。

黄琦:

南宁市坚持“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法治建设要求,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保障。

一是聚焦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在“宪法宣传周”“中国农民丰收节”“禁渔期”等关键时点开展集中普法活动。持续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认定,累计认定示范户911户,覆盖875个行政村。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围绕“生猪私宰”“农资打假”“农药超标”“豇豆检查执法”制作四部执法普法宣传视频,在电视台、新媒体平台播放宣传。联合属地法院、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2023年累计放流鱼苗约100万尾,成鱼230公斤,通过以案说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二是聚焦农业执法监管,查处坑农害农行为。聚焦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作用,制定印发《南宁市农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2023年,市本级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千余人次,对农药、种子、肥料、兽药等各类农业农村领域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全市共完成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瘦肉精”、水产品等抽检(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10.73万批次,合格率达到99.64%,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86起,依法免于处罚4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11起。目前全市农资经营市场秩序较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三是聚焦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严格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案卷评查、执法“大练兵”“大演练”等活动,增强“护农、助农、兴农”的服务保障能力,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南宁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随着“诗和远方”的双向奔赴,文化和旅游热度不断攀升。请问南宁市在发展文化广电和旅游业方面,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有哪些创新举措,取得怎样的成效?

韦劲: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就去年来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超1.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4.43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总收入均居全区第一,这其中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引领。在法治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抓好几个重点:

一是强化法治引领,扎实推进文化广电和旅游领域立法。近年来,我局坚持法治引领,积极推进《南宁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和旅游民宿促进、地方戏曲保护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工作,从立法角度保障和推动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南宁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我市全域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共有10个县(区)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名县),南宁市荣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环境。2023年,我局持续加强对各类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经营场所的执法检查力度,全市各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检查各类经营单位约5.8万家次,紧盯文广旅市场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联合多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积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健康有序规范的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广旅消费市场提质升级。近年来,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深入,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3件案件入选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获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彰。

三是强化普治并举,持续推动法治理念浸润人心。在普法方面,我局充分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先后开展了“绿城讲坛·你的生活,有法可依”“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系列普法活动,不断创新普法方式,形成多维度、立体式的普法宣传矩阵。成功在民歌湖大舞台举办法治广电普法宣传专场文艺演出,形式新颖的普法方式让法治文化潜移默化、浸润人心。同时大力发动全市景区、旅行社、网吧等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到“八五”普法宣传活动中,成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参与者、助力者。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李敏: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