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尘封 “唤醒”古建新生——探寻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赓续密码

选料、画线、开槽、拼接……在美丽南方忠良村的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涛按照图纸,精细计算、开凿卯眼。

一榫一卯、一穿一插,一件南宁古建筑全榫卯微缩模型逐步呈现。每一步,蕴含着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侗族独柱鼓楼、壮乡吊脚楼、冬泳亭、真武阁……基地宛如一部立体的“广西建筑史书”,独特而瑰丽。每一件建筑微缩模型都匠心独具,门、窗户可以打开,有的还贴上了对联,充满了真实感。

一座建筑就是一段历史。融合了壮、汉、苗、瑶等民族建筑特色的南宁古建筑,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营造出了一个新兴产业形态:从大型木作到微缩模型,为南宁古建筑的传承注入了生命力。

“古建筑文化是有生命的文化,微缩模型让一座座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通过传承,让更多年轻人赓续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周涛说。

匠人的质朴坚守寻找古建筑的“根”

周涛出生于建筑世家,从记事起就与建筑紧密相连。从太爷爷到父亲,从木材厂、建筑工坊到房子、实木家具,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代代相传。

“我从小就热爱古建筑,八九岁时就跟着父亲出入建筑工地。”周涛仍清晰地记得,读书时她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反复打量课本里的建筑图画。不管是庄严雄伟的天坛、素雅恬静的园林,还是风格各异的房屋,她都会临摹下来,再用彩笔上色。

周涛(右)对马来西亚留学生林靖进行古建筑营造技艺指导。记者 杨盛 摄

在父亲的熏陶下,青少年时期的周涛就掌握了土与木、泥与沙、砖与石如何相融的知识,进行了测绘、计算、设计、取材、施工的工序实践。2000年起,周涛从父亲手中接过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接力棒,开始从事古建筑、古村落保护和仿古建筑营造等工作。

带着对建筑事业的耐心、虚心和专心,周涛得到了中国“当代艺匠”、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功勋人物”程茂澄的指导,跟随他行走于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一边考察、修缮,一边学习。

“古建筑营造要用心,要亲自去现场感悟、上手操作,经过多年积淀与练习,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手艺。”周涛认为。

当周涛看遍了京派、徽派、晋派等派系的建筑后,有朋友突然问周涛:“广西的传统建筑是什么样的?”此时,周涛竟答不上来。思考良久后,顿时大悟:“我要回家,寻找广西古建筑的‘根’。”

2009年,周涛回到广西成立工作室,以“大墨榜样”为商标,带领团队钻研广西古建筑。

为了探寻广西古建筑文化民俗的密码,周涛走访了不少父辈工匠,虚心“取经”,学习工艺手法;深入古建筑村落,记录房屋的构造及特点。

“广西古建筑大多依山而建,占天不占地,体现了世居民族共荣共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南宁古建筑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多民族建筑特色和外地建筑特色,从一砖一瓦中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周涛说。

秉承着匠人对传统手艺的坚守、对建筑事业的热忱,周涛在保护和发展广西特别是南宁古建筑文化、传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道路上勇毅前行,成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南宁市古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围绕红色历史和乡村振兴,周涛曾参与上海七宝老街的修复、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印刷机关旧址的修缮、新农村文化广场的设计……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周涛用匠心让古建筑的“立体记忆”愈发清晰。

古建的创新生长让任何人都能制作一件建筑模型

慢工出细活。往昔,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包含木作、土作、瓦作、彩绘、裱糊作、搭彩作、油漆作等工艺,每一道工序均为手工打造。今时,在保留传统工具制作的同时,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创新使用一些工具,改善制作工艺,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得益于技艺的不断发展成熟,周涛和团队在这些年不断接到修缮任务和实践项目,但她还苦恼于技艺何以传承。

“古建筑营造技艺要经过艰苦的学习、实践,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积累。”周涛坦言,广西很多古建筑是因为偏僻才得以保留,施工环境差,年轻人选择从事这一行业的不多,能坚持下来的更少。而且,古建筑修缮工作的难度还在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当面对许多古老建筑时,很难再找到一模一样的建材用于修复和复刻。

非遗古建要如何创新生长?近年来,南宁市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在坚守“修旧如旧”的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同时,周涛也在寻找创新的契机。这种“新”并不在于产品,而是在于利用新科技,让古建筑焕发新的华彩。

“目前,我们研发了广西建筑全榫卯微缩模型,让任何人都有机会动手制作一件精巧的广西传统民族建筑模型,从中学习和了解古建筑营造技艺和美学。”周涛说。

要让微缩模型精准还原,必须经过实地勘察、设计效果图、缜密计算,精细打磨构件、拼制成型后,方能批量生产。“连接处的榫卯结构要求非常精准,打磨一块木料经常要花费一个多星期,但我乐在其中。”周涛说,只要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一技艺,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希望能打造出古建筑的“乐高积木”。

2021年,周涛的代表作品《独柱鼓楼(带灯光)全榫卯微缩模型》,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就在“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周涛接到了将北京中轴线部分原型制作成微缩模型的订单。“我想,正是因为古建筑营造技艺被广泛关注,才有这样好的结果。”周涛说。

文化的相融相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山海

文化属于子孙万代,需要传承,才能绵延赓续、发扬光大。

如今,在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里,除了有冬泳亭、真武阁等广西建筑史上极具历史意义和工艺成就的榫卯模型,还有许多由小学生亲自动手制成、颇具色彩新意的独栋房屋模型、建筑群落沙盘。这些年,周涛带着这些古建筑榫卯微缩模型走进南宁市鲁班路小学、龙腾路小学、新兴民族学校等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与众不同的《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艺术课程。学生对建筑构件及作用已熟稔于心,而这就是周涛将古建技艺带进校园的初衷,让文学、艺术、历史与民俗文化融合,将古建筑营造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在美丽南方忠良村的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一件件南宁古建筑全榫卯微缩模型匠心独具。记者 陈麒元 摄

“设计源于生活。在搭建古建筑生活场景时,我们可以融入居民的生活习惯。”在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明秀宫的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课上,孩子们在周涛的指导下学习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11岁的孙子淼拼制了一座壮族吊脚楼模型,惊喜地说道:“不用一颗钉子,也能搭起一座房屋,太神奇了!”

学校和青少年活动场所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非遗项目传承人来到学生身边,让更多学生感受古建技艺的魅力,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古建筑营造技艺跨越山海,吸引了外国留学生的关注。马来西亚留学生林靖在广西民族大学读环境艺术设计,选择在周涛的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实习。本就对中国文化心驰神往的她,接触到榫卯古建筑微缩模型时更是欣喜不已。

“榫卯结构太惊艳了,我从未见识过,这样的传统技艺令我沉浸其中,享受那份专注。”林靖说,文化是无国界的,是不断创新的。在周涛的指导下,林靖把马来西亚高脚屋的方柱特色与壮族干栏式建筑相融合,希望打造出新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是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像周涛一样的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正在探索新的方向,孜孜以求,不负韶华。

“古建筑技艺传承和创新应该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例如开展非遗古建筑技艺研学活动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青少年心中,跨越山海,美美与共。”周涛说。

(记者 杨盛 实习生 韦盛宁)

阅读量:3267 作者:杨盛 韦盛宁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李斯维 值班编审:汤洁葵
穿越历史尘封 “唤醒”古建新生——探寻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赓续密码
2024-08-13 13:28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作者:杨盛 韦盛宁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李斯维 值班编审:汤洁葵

选料、画线、开槽、拼接……在美丽南方忠良村的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涛按照图纸,精细计算、开凿卯眼。

一榫一卯、一穿一插,一件南宁古建筑全榫卯微缩模型逐步呈现。每一步,蕴含着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侗族独柱鼓楼、壮乡吊脚楼、冬泳亭、真武阁……基地宛如一部立体的“广西建筑史书”,独特而瑰丽。每一件建筑微缩模型都匠心独具,门、窗户可以打开,有的还贴上了对联,充满了真实感。

一座建筑就是一段历史。融合了壮、汉、苗、瑶等民族建筑特色的南宁古建筑,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营造出了一个新兴产业形态:从大型木作到微缩模型,为南宁古建筑的传承注入了生命力。

“古建筑文化是有生命的文化,微缩模型让一座座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通过传承,让更多年轻人赓续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周涛说。

匠人的质朴坚守寻找古建筑的“根”

周涛出生于建筑世家,从记事起就与建筑紧密相连。从太爷爷到父亲,从木材厂、建筑工坊到房子、实木家具,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代代相传。

“我从小就热爱古建筑,八九岁时就跟着父亲出入建筑工地。”周涛仍清晰地记得,读书时她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反复打量课本里的建筑图画。不管是庄严雄伟的天坛、素雅恬静的园林,还是风格各异的房屋,她都会临摹下来,再用彩笔上色。

周涛(右)对马来西亚留学生林靖进行古建筑营造技艺指导。记者 杨盛 摄

在父亲的熏陶下,青少年时期的周涛就掌握了土与木、泥与沙、砖与石如何相融的知识,进行了测绘、计算、设计、取材、施工的工序实践。2000年起,周涛从父亲手中接过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接力棒,开始从事古建筑、古村落保护和仿古建筑营造等工作。

带着对建筑事业的耐心、虚心和专心,周涛得到了中国“当代艺匠”、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功勋人物”程茂澄的指导,跟随他行走于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一边考察、修缮,一边学习。

“古建筑营造要用心,要亲自去现场感悟、上手操作,经过多年积淀与练习,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手艺。”周涛认为。

当周涛看遍了京派、徽派、晋派等派系的建筑后,有朋友突然问周涛:“广西的传统建筑是什么样的?”此时,周涛竟答不上来。思考良久后,顿时大悟:“我要回家,寻找广西古建筑的‘根’。”

2009年,周涛回到广西成立工作室,以“大墨榜样”为商标,带领团队钻研广西古建筑。

为了探寻广西古建筑文化民俗的密码,周涛走访了不少父辈工匠,虚心“取经”,学习工艺手法;深入古建筑村落,记录房屋的构造及特点。

“广西古建筑大多依山而建,占天不占地,体现了世居民族共荣共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南宁古建筑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多民族建筑特色和外地建筑特色,从一砖一瓦中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周涛说。

秉承着匠人对传统手艺的坚守、对建筑事业的热忱,周涛在保护和发展广西特别是南宁古建筑文化、传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道路上勇毅前行,成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南宁市古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围绕红色历史和乡村振兴,周涛曾参与上海七宝老街的修复、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印刷机关旧址的修缮、新农村文化广场的设计……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周涛用匠心让古建筑的“立体记忆”愈发清晰。

古建的创新生长让任何人都能制作一件建筑模型

慢工出细活。往昔,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包含木作、土作、瓦作、彩绘、裱糊作、搭彩作、油漆作等工艺,每一道工序均为手工打造。今时,在保留传统工具制作的同时,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创新使用一些工具,改善制作工艺,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得益于技艺的不断发展成熟,周涛和团队在这些年不断接到修缮任务和实践项目,但她还苦恼于技艺何以传承。

“古建筑营造技艺要经过艰苦的学习、实践,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积累。”周涛坦言,广西很多古建筑是因为偏僻才得以保留,施工环境差,年轻人选择从事这一行业的不多,能坚持下来的更少。而且,古建筑修缮工作的难度还在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当面对许多古老建筑时,很难再找到一模一样的建材用于修复和复刻。

非遗古建要如何创新生长?近年来,南宁市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在坚守“修旧如旧”的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同时,周涛也在寻找创新的契机。这种“新”并不在于产品,而是在于利用新科技,让古建筑焕发新的华彩。

“目前,我们研发了广西建筑全榫卯微缩模型,让任何人都有机会动手制作一件精巧的广西传统民族建筑模型,从中学习和了解古建筑营造技艺和美学。”周涛说。

要让微缩模型精准还原,必须经过实地勘察、设计效果图、缜密计算,精细打磨构件、拼制成型后,方能批量生产。“连接处的榫卯结构要求非常精准,打磨一块木料经常要花费一个多星期,但我乐在其中。”周涛说,只要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一技艺,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希望能打造出古建筑的“乐高积木”。

2021年,周涛的代表作品《独柱鼓楼(带灯光)全榫卯微缩模型》,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就在“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周涛接到了将北京中轴线部分原型制作成微缩模型的订单。“我想,正是因为古建筑营造技艺被广泛关注,才有这样好的结果。”周涛说。

文化的相融相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山海

文化属于子孙万代,需要传承,才能绵延赓续、发扬光大。

如今,在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里,除了有冬泳亭、真武阁等广西建筑史上极具历史意义和工艺成就的榫卯模型,还有许多由小学生亲自动手制成、颇具色彩新意的独栋房屋模型、建筑群落沙盘。这些年,周涛带着这些古建筑榫卯微缩模型走进南宁市鲁班路小学、龙腾路小学、新兴民族学校等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与众不同的《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艺术课程。学生对建筑构件及作用已熟稔于心,而这就是周涛将古建技艺带进校园的初衷,让文学、艺术、历史与民俗文化融合,将古建筑营造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在美丽南方忠良村的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一件件南宁古建筑全榫卯微缩模型匠心独具。记者 陈麒元 摄

“设计源于生活。在搭建古建筑生活场景时,我们可以融入居民的生活习惯。”在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明秀宫的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课上,孩子们在周涛的指导下学习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11岁的孙子淼拼制了一座壮族吊脚楼模型,惊喜地说道:“不用一颗钉子,也能搭起一座房屋,太神奇了!”

学校和青少年活动场所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非遗项目传承人来到学生身边,让更多学生感受古建技艺的魅力,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古建筑营造技艺跨越山海,吸引了外国留学生的关注。马来西亚留学生林靖在广西民族大学读环境艺术设计,选择在周涛的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实习。本就对中国文化心驰神往的她,接触到榫卯古建筑微缩模型时更是欣喜不已。

“榫卯结构太惊艳了,我从未见识过,这样的传统技艺令我沉浸其中,享受那份专注。”林靖说,文化是无国界的,是不断创新的。在周涛的指导下,林靖把马来西亚高脚屋的方柱特色与壮族干栏式建筑相融合,希望打造出新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是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像周涛一样的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正在探索新的方向,孜孜以求,不负韶华。

“古建筑技艺传承和创新应该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例如开展非遗古建筑技艺研学活动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青少年心中,跨越山海,美美与共。”周涛说。

(记者 杨盛 实习生 韦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