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 探寻“净水”之旅

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废水,你知道最终都流向了哪里?你知道污水治理需要哪些步骤吗?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司法实践护航邕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8月15日,一场以“法治润童心  共护邕江情”为主题的“8·15”全国生态日环境司法宣传活动举行。

35组学生和家长组成的“研学团”走进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江南水质净化厂、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零距离观察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现场观摩中小学生开展的模拟法庭庭审活动,深度体验水环境治理成效,直观感受南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据悉,该活动由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研学团”走进江南水质净化厂探访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

探访水质净化厂  近距离观察水质净化过程

走进水质净化厂,映入眼帘的是花园式环境,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还有集前卫、多变、自由的生态净水梯田景观空间“在水一方”。这里的水大有来头,它们是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变成的“中水”。“这里的景观利用湿地植物、攀缘植物进行立体绿化系统构建,结合水景形成具有花溪叠瀑景观,展示污水处理厂高质量的生态、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工作人员解释道。

“研学团”还现场观看了进水、出水和自来水取水样对比。“我们每日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是经过粗格栅、细格栅、生物池、沉淀池、紫外线消毒等多道净水工艺后,由黑臭变为微黄直至清澈,最后再排入邕江……”在参观现场,讲解员为大家娓娓介绍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流程。

了解污水变清水的变化过程。

在参观生物池时,不少同学细心发现,在生物池顶部分区域还进行了植草绿化,而且感觉不到异味。为此,讲解员介绍称,该生物池为全封闭结构,采用多段式AAO生物处理工艺,通过鼓风机、搅拌器来调整廊道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不同氧气环境里,被分解成水、二氧化碳、氧气等无害成分以及小部分的有机污泥。

此外,生物池顶部分区域进行植草绿化,封闭结构内的臭气通过管道收集后采用“离子+生物土壤”除臭工艺进行处理,“哇!太神奇了!”同学们一边认真听,一边不断发出赞叹之声,还有不少同学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工艺流程,并且抓住机会请教工作人员相关知识。

来自玉兰路小学的胡梓骁同学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污水变成清水的过程,真是太神奇了!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特别是关于水处理的细节,这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滴水。”

来自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卢翊宬同学则表达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保护水资源不仅仅是节约用水那么简单,它还关乎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看到那些微生物在净化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我更加明白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研学团”参观污水净化后的排道通水。

与法同行  环资普法+模拟法庭“开庭”

“请大家安静,下面宣布法庭纪律……”随着书记员入场宣读法庭规则,“模拟法庭”正式开庭,在“审判长”的引导下,学生们扮演的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证人、人民陪审员全心投入,很快融入了角色。

本次模拟法庭,通过典型案例结合地方法律法规,号召同学们及其父母亲自觉保护邕江,做到不破坏河道、不乱排污水、不乱扔垃圾、不乱种菜养殖、不滥捕水生物、不乱搭违建等行为,增强保护水生态意识,共建共享绿色生态环境。

模拟庭审现场

学生们精彩的表演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真实的庭审现场,也让在场观看的广大学生家长深受启发,对此类环资案件的发生、预防、处理及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庭审”结束后,学生们自由发言,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同学们表示,会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志愿者,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凌剑伊/文 覃祖稳/图

编辑 | 孙玥

校对 | 韦一璞

审核 | 农春雨

 

 

 

阅读量:2786
全国生态日 探寻“净水”之旅

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废水,你知道最终都流向了哪里?你知道污水治理需要哪些步骤吗?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司法实践护航邕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8月15日,一场以“法治润童心  共护邕江情”为主题的“8·15”全国生态日环境司法宣传活动举行。

35组学生和家长组成的“研学团”走进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江南水质净化厂、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零距离观察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现场观摩中小学生开展的模拟法庭庭审活动,深度体验水环境治理成效,直观感受南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据悉,该活动由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研学团”走进江南水质净化厂探访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

探访水质净化厂  近距离观察水质净化过程

走进水质净化厂,映入眼帘的是花园式环境,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还有集前卫、多变、自由的生态净水梯田景观空间“在水一方”。这里的水大有来头,它们是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变成的“中水”。“这里的景观利用湿地植物、攀缘植物进行立体绿化系统构建,结合水景形成具有花溪叠瀑景观,展示污水处理厂高质量的生态、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工作人员解释道。

“研学团”还现场观看了进水、出水和自来水取水样对比。“我们每日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是经过粗格栅、细格栅、生物池、沉淀池、紫外线消毒等多道净水工艺后,由黑臭变为微黄直至清澈,最后再排入邕江……”在参观现场,讲解员为大家娓娓介绍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流程。

了解污水变清水的变化过程。

在参观生物池时,不少同学细心发现,在生物池顶部分区域还进行了植草绿化,而且感觉不到异味。为此,讲解员介绍称,该生物池为全封闭结构,采用多段式AAO生物处理工艺,通过鼓风机、搅拌器来调整廊道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不同氧气环境里,被分解成水、二氧化碳、氧气等无害成分以及小部分的有机污泥。

此外,生物池顶部分区域进行植草绿化,封闭结构内的臭气通过管道收集后采用“离子+生物土壤”除臭工艺进行处理,“哇!太神奇了!”同学们一边认真听,一边不断发出赞叹之声,还有不少同学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工艺流程,并且抓住机会请教工作人员相关知识。

来自玉兰路小学的胡梓骁同学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污水变成清水的过程,真是太神奇了!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特别是关于水处理的细节,这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滴水。”

来自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卢翊宬同学则表达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保护水资源不仅仅是节约用水那么简单,它还关乎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看到那些微生物在净化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我更加明白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研学团”参观污水净化后的排道通水。

与法同行  环资普法+模拟法庭“开庭”

“请大家安静,下面宣布法庭纪律……”随着书记员入场宣读法庭规则,“模拟法庭”正式开庭,在“审判长”的引导下,学生们扮演的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证人、人民陪审员全心投入,很快融入了角色。

本次模拟法庭,通过典型案例结合地方法律法规,号召同学们及其父母亲自觉保护邕江,做到不破坏河道、不乱排污水、不乱扔垃圾、不乱种菜养殖、不滥捕水生物、不乱搭违建等行为,增强保护水生态意识,共建共享绿色生态环境。

模拟庭审现场

学生们精彩的表演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真实的庭审现场,也让在场观看的广大学生家长深受启发,对此类环资案件的发生、预防、处理及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庭审”结束后,学生们自由发言,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同学们表示,会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志愿者,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凌剑伊/文 覃祖稳/图

编辑 | 孙玥

校对 | 韦一璞

审核 | 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