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外资为何坚持“捍卫”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活力十足,加上政府对扩大内需、促进全面绿色转型的部署,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国官方15日公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后,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对《国际锐评》这样说。德国生命科学企业拜耳表示,预计今年将投资2000万欧元在上海设立中国合作创新中心。与此同时,法国《费加罗报》称,德国制造商希望扩大在华生产以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今年以来,外企持续加码对华投资,用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德国塑料机械制造商阿博格8月决定在中国进行生产;瑞士ABB电气、美企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石化项目纷纷宣布在华增资。中国贸促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超四成受访外企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尽管国际风云变幻,中国仍然是全球瞩目的投资热土。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何而来?答案可从最新公布的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中寻找。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处于扩张区间;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6.5%和4.6%……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极端天气等短期因素干扰,中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一个“稳”字给外资在华深耕吃了定心丸。

对企业来说,要对一个市场进行投资,还要观察它的规模、创新氛围和营商环境。这对于他们取得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市场意味着商机。眼下,中国消费大市场不断提质升级,正在催生新的投资热点和商业机会。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服务消费较快增长,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新型消费不断拓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国货潮品成为新的增长点。近期,中国连续印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等文件,不少外企纷纷成立专门团队,抢抓中国的市场红利。据中国欧盟商会透露,商会1700多家企业会员中,近一半都在跟进“两新”政策的实施进展。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细看中国经济7月“成绩单”会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7月,虚拟现实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产品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速高于全部投资6.8个百分点。新增长点的形成,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上行动力。

对外企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他们眼里,中国活跃的创新氛围、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加速了企业的创新和研发,也意味着直观的利润。比如,7月份,特斯拉多款车型销量大幅增长,其中一款车型当月交付量创43个月以来历史新高。英国《金融时报》称,德国今年上半年直接投资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大部分是在华利润的再投资。在西方媒体渲染所谓“去风险”的背景下,企业用行动作出了最本能、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

从长期看,营商环境是决定市场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近期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作出了重要部署,包括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不少外企告诉《国际锐评》,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需要同向发力、凝聚合力。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等政策,将使他们在更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开展业务。

目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巩固。但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是有利条件占优,有基础、有能力战胜发展和转型中的问题。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实,中国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这样的中国,自然成为众多外资的“必选项”和坚持“捍卫”的市场。

阅读量:1393 编辑:吴嘉兴
【国际锐评】外资为何坚持“捍卫”中国市场?
2024-08-16 16:40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吴嘉兴

“中国市场活力十足,加上政府对扩大内需、促进全面绿色转型的部署,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国官方15日公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后,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对《国际锐评》这样说。德国生命科学企业拜耳表示,预计今年将投资2000万欧元在上海设立中国合作创新中心。与此同时,法国《费加罗报》称,德国制造商希望扩大在华生产以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今年以来,外企持续加码对华投资,用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德国塑料机械制造商阿博格8月决定在中国进行生产;瑞士ABB电气、美企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石化项目纷纷宣布在华增资。中国贸促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超四成受访外企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尽管国际风云变幻,中国仍然是全球瞩目的投资热土。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何而来?答案可从最新公布的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中寻找。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处于扩张区间;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6.5%和4.6%……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极端天气等短期因素干扰,中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一个“稳”字给外资在华深耕吃了定心丸。

对企业来说,要对一个市场进行投资,还要观察它的规模、创新氛围和营商环境。这对于他们取得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市场意味着商机。眼下,中国消费大市场不断提质升级,正在催生新的投资热点和商业机会。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服务消费较快增长,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新型消费不断拓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国货潮品成为新的增长点。近期,中国连续印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等文件,不少外企纷纷成立专门团队,抢抓中国的市场红利。据中国欧盟商会透露,商会1700多家企业会员中,近一半都在跟进“两新”政策的实施进展。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细看中国经济7月“成绩单”会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7月,虚拟现实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产品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速高于全部投资6.8个百分点。新增长点的形成,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上行动力。

对外企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他们眼里,中国活跃的创新氛围、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加速了企业的创新和研发,也意味着直观的利润。比如,7月份,特斯拉多款车型销量大幅增长,其中一款车型当月交付量创43个月以来历史新高。英国《金融时报》称,德国今年上半年直接投资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大部分是在华利润的再投资。在西方媒体渲染所谓“去风险”的背景下,企业用行动作出了最本能、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

从长期看,营商环境是决定市场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近期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作出了重要部署,包括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不少外企告诉《国际锐评》,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需要同向发力、凝聚合力。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等政策,将使他们在更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开展业务。

目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巩固。但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是有利条件占优,有基础、有能力战胜发展和转型中的问题。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实,中国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这样的中国,自然成为众多外资的“必选项”和坚持“捍卫”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