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万能药,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张东

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武器,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问题日益凸显。抗生素并非万能药,不合理使用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抗生素的危害、使用原则、注意事项等,让每一次使用抗生素都恰到好处。

一、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药物,它们通过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来实现其抗菌作用。根据作用机制,抗生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氨基糖苷类,以及干扰细菌DNA复制的大环内酯类等。

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1.产生耐药性: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危害在于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长期或不按疗程使用抗生素,会使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而耐药菌株则逐渐增多。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就可能失效,导致疾病难以治疗。2.降低免疫力:长期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内的菌群平衡,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3.毒副作用: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细胞产生损害,导致肝肾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4.二重感染: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引发二重感染,即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在抗生素的抑制下被杀灭,而原本处于劣势的细菌或霉菌则趁机繁殖,导致新的感染。5.社会危害:抗生素滥用还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治疗成本,形成恶性循环。

三、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1.明确病因,掌握适应证。使用抗生素前,必须明确病原体种类和感染部位,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2.遵循尽早、足量、足疗程的原则。尽早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感染的进展,足量使用可以保证治疗效果,足疗程则可以防止产生耐药性。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按量服用,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3.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能口服的抗生素尽量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尽量不静脉输液。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4.了解既往用药史。在使用抗生素前,应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对药物的过敏史,以免用药后产生严重后果。5.谨慎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但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合理组合,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6.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四、抗生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1.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滥用和误用,增加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风险。2.不要随意更换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期间,如无明显效果,应及时咨询医生,不得随意更换抗生素。频繁更换抗生素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速耐药性的产生。3.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4.避免外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因为外用抗生素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反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的产生。5.严格控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控制在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如风湿热患者定期使用青霉素预防复发等。对于无明确指征的预防性使用,应尽量避免。

五、抗生素适用人群辨识

1.细菌感染者:仅适用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2.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癌症化疗后、器官移植术后等人群,感染风险较高,需遵医嘱适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3.特定疾病患者:如肺结核、梅毒等特定传染病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

总而言之,抗生素虽是抗击细菌感染的利器,但其使用亦有严格的规则。应秉持科学用药的态度,合理使用抗生素,让这个“健康守护者”在需要时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健康道路上的绊脚石。

阅读量:198 作者:张东 编辑:覃凤妮
抗生素≠万能药,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2024-08-20 16:44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
作者:张东 编辑:覃凤妮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张东

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武器,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问题日益凸显。抗生素并非万能药,不合理使用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抗生素的危害、使用原则、注意事项等,让每一次使用抗生素都恰到好处。

一、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药物,它们通过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来实现其抗菌作用。根据作用机制,抗生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氨基糖苷类,以及干扰细菌DNA复制的大环内酯类等。

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1.产生耐药性: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危害在于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长期或不按疗程使用抗生素,会使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而耐药菌株则逐渐增多。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就可能失效,导致疾病难以治疗。2.降低免疫力:长期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内的菌群平衡,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3.毒副作用: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细胞产生损害,导致肝肾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4.二重感染: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引发二重感染,即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在抗生素的抑制下被杀灭,而原本处于劣势的细菌或霉菌则趁机繁殖,导致新的感染。5.社会危害:抗生素滥用还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治疗成本,形成恶性循环。

三、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1.明确病因,掌握适应证。使用抗生素前,必须明确病原体种类和感染部位,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2.遵循尽早、足量、足疗程的原则。尽早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感染的进展,足量使用可以保证治疗效果,足疗程则可以防止产生耐药性。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按量服用,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3.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能口服的抗生素尽量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尽量不静脉输液。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4.了解既往用药史。在使用抗生素前,应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对药物的过敏史,以免用药后产生严重后果。5.谨慎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但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合理组合,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6.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四、抗生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1.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滥用和误用,增加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风险。2.不要随意更换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期间,如无明显效果,应及时咨询医生,不得随意更换抗生素。频繁更换抗生素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速耐药性的产生。3.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4.避免外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因为外用抗生素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反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的产生。5.严格控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控制在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如风湿热患者定期使用青霉素预防复发等。对于无明确指征的预防性使用,应尽量避免。

五、抗生素适用人群辨识

1.细菌感染者:仅适用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2.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癌症化疗后、器官移植术后等人群,感染风险较高,需遵医嘱适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3.特定疾病患者:如肺结核、梅毒等特定传染病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

总而言之,抗生素虽是抗击细菌感染的利器,但其使用亦有严格的规则。应秉持科学用药的态度,合理使用抗生素,让这个“健康守护者”在需要时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健康道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