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贺州发现多个“宝藏”村寨 “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只是诗和远方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大道越走越宽、旅游人数激增,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落脚点,以助推文旅促融合、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巩固提升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以“民族特色村寨+”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黄姚古镇。记者 黄思宁摄

9月2日上午,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民宗委主办的“籽籽同心”——2024 年民族团结主题网络宣传活动走进贺州,记者深入了解积极探索贺州市昭平县“村寨有特色、茶旅有品位、产业有带动”的新路径。

民族特色村寨+产业

激发特色村寨新活力

昭平县立足茶产业优势,深入挖掘村寨特色与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契合点,按照“茶园景区化、茶旅一体化”的思路,成功打造“中国茶技·忆之非遗”昭平茶乡之旅路线,建成走马镇福行村集六堡茶生产、展示、仓储、商贸、体验、康养、研学为一体的“茶(农)旅示范园区”,开启集茶业种植、文化沁润、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让群众在观光游玩中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激发特色村寨新活力。

福行村。贺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昭平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李世召介绍,该县将“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纳入当地旅游精品路线规划中,极大丰富了昭平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了昭平旅游接待力,带动“百里茶廊”沿线旅游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档增速”。

民族特色村寨+文化

以旅游促融进民族融合

昭平县坚持“一村一韵”的理念,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土”文化资源优势,立足保护和发展好民族特色村寨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民族特色建筑符号,将各民族共享有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乡村建设之中,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山,记得住乡愁”,唤起精神共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黄姚古镇是一处融合了岭南文化和喀斯特山水的千年古镇,以其独特的岩溶山水景观、龙文化崇拜、精巧的明清建筑、广府民俗风情以及革命史迹而闻名。古镇拥有“黄姚四绝”——小桥流水、参天古榕、青石古街和楹联牌匾,这些都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姚古镇不仅是一个历史和风景的宝库,也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展览”。

黄姚古镇因人文景观和民族特色建筑吸引游客观光游玩。 记者  黄思宁摄

黄姚镇书记李臣介绍:“黄姚古镇在民族特色村寨的时候,积极迎合全县旅游发展潮流,让民族特色活化‘可见’。”据介绍,黄姚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严格遵守着《古镇保护条例》,旅游“打卡点”的打造、破旧的建筑或景观的修复以及近年新建筑的建设,都要遵循“设计与古镇整体布局相协调”这一原则。此外黄姚古镇还通过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以及广西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期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不断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文化参与度,也让地方民族特色在活动中向外展示,更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杨村村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东北部,座落于雄伟的狮子山下。杨村村因以杨姓人于明朝洪武年间远到而来、开村立寨得名,姓氏族群以杨氏、张氏、李氏、陈氏、董氏、邓氏等六姓为主,不同姓氏、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此和睦相处、繁衍生息。近年来,杨村村积极探索推进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和组织振兴,打造“醉美杨村”“记忆杨村”等乡村旅游品牌,走出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杨村村。贺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该镇还依托黄姚古镇、黄姚镇杨村村、凤立村和走马镇福行村民族特色村寨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手工业品牌建设,打造了黄姚豆豉制作工艺、象棋山制茶工艺等一批非遗特色品牌,推进民族传统手艺由“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发展。

“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只是诗和远方

2022年,黄姚古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023年,黄姚镇杨村村获评“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走马镇福行村被评为贺州市第一个乡村风貌提升改造与全域旅游融合的示范点……

黄姚古镇因人文景观和民族特色建筑吸引游客观光游玩。 记者  黄思宁摄

如今,昭平县黄姚古镇、杨村、凤立、福行等4个民族特色村寨,每年吸纳周边游客可达70万左右,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发展休闲采摘农业、销售土特产、展销特色小吃等,人均收入均增加2000元以上,实现各民族增收致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繁荣发展。

贺州市昭平县“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阅读量:171055 作者:黄思宁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
在贺州发现多个“宝藏”村寨 “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只是诗和远方
2024-09-03 12:04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
作者:黄思宁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罗宁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大道越走越宽、旅游人数激增,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落脚点,以助推文旅促融合、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巩固提升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以“民族特色村寨+”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黄姚古镇。记者 黄思宁摄

9月2日上午,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民宗委主办的“籽籽同心”——2024 年民族团结主题网络宣传活动走进贺州,记者深入了解积极探索贺州市昭平县“村寨有特色、茶旅有品位、产业有带动”的新路径。

民族特色村寨+产业

激发特色村寨新活力

昭平县立足茶产业优势,深入挖掘村寨特色与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契合点,按照“茶园景区化、茶旅一体化”的思路,成功打造“中国茶技·忆之非遗”昭平茶乡之旅路线,建成走马镇福行村集六堡茶生产、展示、仓储、商贸、体验、康养、研学为一体的“茶(农)旅示范园区”,开启集茶业种植、文化沁润、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让群众在观光游玩中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激发特色村寨新活力。

福行村。贺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昭平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李世召介绍,该县将“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纳入当地旅游精品路线规划中,极大丰富了昭平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了昭平旅游接待力,带动“百里茶廊”沿线旅游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档增速”。

民族特色村寨+文化

以旅游促融进民族融合

昭平县坚持“一村一韵”的理念,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土”文化资源优势,立足保护和发展好民族特色村寨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民族特色建筑符号,将各民族共享有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乡村建设之中,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山,记得住乡愁”,唤起精神共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黄姚古镇是一处融合了岭南文化和喀斯特山水的千年古镇,以其独特的岩溶山水景观、龙文化崇拜、精巧的明清建筑、广府民俗风情以及革命史迹而闻名。古镇拥有“黄姚四绝”——小桥流水、参天古榕、青石古街和楹联牌匾,这些都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姚古镇不仅是一个历史和风景的宝库,也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展览”。

黄姚古镇因人文景观和民族特色建筑吸引游客观光游玩。 记者  黄思宁摄

黄姚镇书记李臣介绍:“黄姚古镇在民族特色村寨的时候,积极迎合全县旅游发展潮流,让民族特色活化‘可见’。”据介绍,黄姚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严格遵守着《古镇保护条例》,旅游“打卡点”的打造、破旧的建筑或景观的修复以及近年新建筑的建设,都要遵循“设计与古镇整体布局相协调”这一原则。此外黄姚古镇还通过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以及广西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期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不断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文化参与度,也让地方民族特色在活动中向外展示,更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杨村村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东北部,座落于雄伟的狮子山下。杨村村因以杨姓人于明朝洪武年间远到而来、开村立寨得名,姓氏族群以杨氏、张氏、李氏、陈氏、董氏、邓氏等六姓为主,不同姓氏、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此和睦相处、繁衍生息。近年来,杨村村积极探索推进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和组织振兴,打造“醉美杨村”“记忆杨村”等乡村旅游品牌,走出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杨村村。贺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该镇还依托黄姚古镇、黄姚镇杨村村、凤立村和走马镇福行村民族特色村寨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手工业品牌建设,打造了黄姚豆豉制作工艺、象棋山制茶工艺等一批非遗特色品牌,推进民族传统手艺由“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发展。

“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只是诗和远方

2022年,黄姚古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023年,黄姚镇杨村村获评“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走马镇福行村被评为贺州市第一个乡村风貌提升改造与全域旅游融合的示范点……

黄姚古镇因人文景观和民族特色建筑吸引游客观光游玩。 记者  黄思宁摄

如今,昭平县黄姚古镇、杨村、凤立、福行等4个民族特色村寨,每年吸纳周边游客可达70万左右,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发展休闲采摘农业、销售土特产、展销特色小吃等,人均收入均增加2000元以上,实现各民族增收致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繁荣发展。

贺州市昭平县“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