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遇见”古村落

学生来到宾阳县古辣镇蔡村进行美术写生     训练,感受大自然之美,享受美好时光。记者 叶子榕 摄

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古色古香,风景优美。记者 叶子榕 摄

依山傍水处,绿树掩映间,古村落静享绿水青山的“滋养”。

在时光中踞守,穿过历史长河,带着祖祖辈辈的乡愁记忆,古村落成了南宁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老街、古巷、旧天井,从时光深处走来,在人们的传承和呵护中散发出明亮的光彩。

近年来,南宁市在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加强保护和管理立法工作、建档和挂牌保护等方面不遗余力,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如何保护、传承,又如何利用、发展,让乡村焕发新生?记者走访多个传统村落探寻发展密码。

古村家底知多少

从古韵悠长的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到颇具岭南风格的宾阳县古辣镇古辣社区蔡村;从沿江而立的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到民俗荟萃的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从湖阔风清的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古民庄,到钟灵毓秀的横州市平朗镇笔山村……目前,南宁市拥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和10个中国传统村落、31个广西传统村落,累计统筹各级各类资金约2.32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完成古建筑、古门楼(古闸门)、古庙等保护修缮约400间(栋、座),并完成多条(处)古巷道(古驿道)、古牌匾(石阶、石墩)和多棵古树名木修缮保护,以及村内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共照明设施、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南宁市完成了全市10个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并通过审批、公布,按照“一村一档”建立了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实施挂牌保护。

依山傍水,四面环山。在上林县巷贤镇西南部、大明山东麓,长联村古民庄这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显得静谧古朴。

1座清代学堂、64座清代建筑风格民宅……放眼望去,连片的壮家土屋建在半山坡上,历史悠久,经年不倒。这些年,古民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缮也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对破旧的传统民居进行修缮加固,以修旧如旧的方式恢复其原有风貌……南宁市运用乡土手法留存文化记忆,推进传统村落、一般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让民族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对全市古村落保护及传统文化、地方习俗的挖掘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全市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风貌得到明显提升,防灾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基本做到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在改变中,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

立法先行守根脉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回溯南宁市传统村落保护传承,根深脉远,民风使然,保护传承,立法先行。

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被称为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有8条古街,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镇,现有200多座古建筑,有清代一条街、明朝古屋、魁星楼、黄氏庄园、五叠堂等。因古建筑和民俗风情保存完好,扬美古镇入选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镇内的古建筑众多,其中列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处,列入南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处,不定级的有8处。古建筑、古迹及厚重的石板路得以留存下来,正是得益于古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为从立法层面推进扬美古镇保护工作,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将扬美古镇保护和管理立法工作列入2021年立法计划。2022年5月1日,《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古镇保护范围和管理机构职责,并对古镇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利用作了详细规定,规范了古镇保护的发展路径。

在南宁市区西部,“美丽南方”景区保护发展范围内,有左、右江汇合邕江后的第一个沿江古村落,005县道从村庄边上穿过,临近老口码头和老口圩。这里是那告坡,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依山傍水,青砖黛瓦古朴而厚重,仿若一幅天然水墨画卷。西乡塘区那告坡既是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又是中国传统村落,根据“同时属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按最高级编制规划”的规定,目前那告坡已完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

一直以来,南宁市积极申报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广西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录,争取获得上级财政支持,支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

古村焕发新生机

一座座古村,一砖一瓦见证历史,一屋一巷承载乡愁,一村一貌串珠成链。

南宁市通过多方参与保护、多元投入建设、多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对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实现引得来游客、兴得起产业。

目前,一批传统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江南区扬美村、宾阳县蔡村、西乡塘区那告坡等传统村落已名声在外,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古朴、独特、气派,正是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的“气质”。从南宁市区出发,向南一路前行,约半个小时便来到那蒙坡,该村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那良村那蒙坡于2019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拥有雷婆岭摩崖石刻、滕氏古宅等文物资源。近年来,那楼镇开拓创新,举办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群众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责任。每年举办的雷婆岭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融入抢花炮、壮族八音、壮族采茶戏等项目,热闹不已,勾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探寻。

在宾阳县古辣镇蔡村,有一处古老建筑群——蔡氏古宅,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中国传统村落蔡村的中心。古宅由蔡氏书香古宅群、蔡氏书院、小金洋楼古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189间,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传统村落里的闲置民居,一旦充分利用起来就成了资源。借助“中国传统村落”招牌,借力欣欣向荣的文旅产业,宾阳县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和资金投入,让蔡氏古宅“醒来”,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文化振兴的有机平台。

“现在最多时一天能接待12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团。”陈志连是蔡村的媳妇,也是蔡氏古宅景区的导游和讲解员。她说,村里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还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多业态并进,推动文旅融合,带动村民致富。(记者 郭少东)

阅读量:3184 作者:郭少东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
在南宁“遇见”古村落
2024-09-04 10:16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作者:郭少东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

学生来到宾阳县古辣镇蔡村进行美术写生     训练,感受大自然之美,享受美好时光。记者 叶子榕 摄

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古色古香,风景优美。记者 叶子榕 摄

依山傍水处,绿树掩映间,古村落静享绿水青山的“滋养”。

在时光中踞守,穿过历史长河,带着祖祖辈辈的乡愁记忆,古村落成了南宁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老街、古巷、旧天井,从时光深处走来,在人们的传承和呵护中散发出明亮的光彩。

近年来,南宁市在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加强保护和管理立法工作、建档和挂牌保护等方面不遗余力,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如何保护、传承,又如何利用、发展,让乡村焕发新生?记者走访多个传统村落探寻发展密码。

古村家底知多少

从古韵悠长的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到颇具岭南风格的宾阳县古辣镇古辣社区蔡村;从沿江而立的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到民俗荟萃的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从湖阔风清的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古民庄,到钟灵毓秀的横州市平朗镇笔山村……目前,南宁市拥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和10个中国传统村落、31个广西传统村落,累计统筹各级各类资金约2.32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完成古建筑、古门楼(古闸门)、古庙等保护修缮约400间(栋、座),并完成多条(处)古巷道(古驿道)、古牌匾(石阶、石墩)和多棵古树名木修缮保护,以及村内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共照明设施、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南宁市完成了全市10个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并通过审批、公布,按照“一村一档”建立了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实施挂牌保护。

依山傍水,四面环山。在上林县巷贤镇西南部、大明山东麓,长联村古民庄这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显得静谧古朴。

1座清代学堂、64座清代建筑风格民宅……放眼望去,连片的壮家土屋建在半山坡上,历史悠久,经年不倒。这些年,古民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缮也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对破旧的传统民居进行修缮加固,以修旧如旧的方式恢复其原有风貌……南宁市运用乡土手法留存文化记忆,推进传统村落、一般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让民族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对全市古村落保护及传统文化、地方习俗的挖掘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全市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风貌得到明显提升,防灾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基本做到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在改变中,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

立法先行守根脉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回溯南宁市传统村落保护传承,根深脉远,民风使然,保护传承,立法先行。

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被称为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有8条古街,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镇,现有200多座古建筑,有清代一条街、明朝古屋、魁星楼、黄氏庄园、五叠堂等。因古建筑和民俗风情保存完好,扬美古镇入选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镇内的古建筑众多,其中列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处,列入南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处,不定级的有8处。古建筑、古迹及厚重的石板路得以留存下来,正是得益于古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为从立法层面推进扬美古镇保护工作,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将扬美古镇保护和管理立法工作列入2021年立法计划。2022年5月1日,《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古镇保护范围和管理机构职责,并对古镇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利用作了详细规定,规范了古镇保护的发展路径。

在南宁市区西部,“美丽南方”景区保护发展范围内,有左、右江汇合邕江后的第一个沿江古村落,005县道从村庄边上穿过,临近老口码头和老口圩。这里是那告坡,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依山傍水,青砖黛瓦古朴而厚重,仿若一幅天然水墨画卷。西乡塘区那告坡既是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又是中国传统村落,根据“同时属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按最高级编制规划”的规定,目前那告坡已完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

一直以来,南宁市积极申报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广西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录,争取获得上级财政支持,支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

古村焕发新生机

一座座古村,一砖一瓦见证历史,一屋一巷承载乡愁,一村一貌串珠成链。

南宁市通过多方参与保护、多元投入建设、多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对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实现引得来游客、兴得起产业。

目前,一批传统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江南区扬美村、宾阳县蔡村、西乡塘区那告坡等传统村落已名声在外,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古朴、独特、气派,正是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的“气质”。从南宁市区出发,向南一路前行,约半个小时便来到那蒙坡,该村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那良村那蒙坡于2019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拥有雷婆岭摩崖石刻、滕氏古宅等文物资源。近年来,那楼镇开拓创新,举办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群众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责任。每年举办的雷婆岭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融入抢花炮、壮族八音、壮族采茶戏等项目,热闹不已,勾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探寻。

在宾阳县古辣镇蔡村,有一处古老建筑群——蔡氏古宅,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中国传统村落蔡村的中心。古宅由蔡氏书香古宅群、蔡氏书院、小金洋楼古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189间,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传统村落里的闲置民居,一旦充分利用起来就成了资源。借助“中国传统村落”招牌,借力欣欣向荣的文旅产业,宾阳县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和资金投入,让蔡氏古宅“醒来”,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文化振兴的有机平台。

“现在最多时一天能接待12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团。”陈志连是蔡村的媳妇,也是蔡氏古宅景区的导游和讲解员。她说,村里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还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多业态并进,推动文旅融合,带动村民致富。(记者 郭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