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举办集体“升学礼” 营造文明“仪式感”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邓玲 通讯员 张翠萍 张志 陆家昆 韦必江)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连日来,上林县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举办集体升学礼活动,引导群众喜事新办,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8月27日,大丰镇云蒙村的5名准大学生齐聚一堂,一场既有“面子”又有仪式感的“集体升学礼”在这里拉开帷幕。座谈会上,云蒙村支书、第一书记向即将步入大学生涯的5名学子表达祝贺,并向每名大学生发放奖学金,鼓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刻苦学习知识,努力拼搏奋斗,将来成为一名报效祖国、反哺家乡的栋梁之材。

8月28日,木山乡在厂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13名准大学生及部分家长参加“弘扬文明新风 拒绝‘升学宴’”集体升学礼活动。活动现场,大家坐在一起,畅谈收获,展望未来,充满喜悦和激动。“我觉得以这种形式举办集体升学礼,既节俭又有意义,在家里或者酒店办升学宴,不仅会出现好面子、互相攀比的现象,还给亲戚朋友增加了人情负担。”厂圩村优秀学子家长代表唐溧说。

在巷贤镇木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2024年大学新生奖学金发放仪式,为今年木字村考上大学以及研究生的6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木字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伟阳说:“我们所发放的奖学金,资金来源于村集体经济收益金,希望学子们学有所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8月19日,西燕镇东敢村“优秀学子梦想启航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助学活动在东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举行。活动中,《中华全家福》《好运来》等歌舞节目轮番上演,给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随后,参与活动的上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燕镇政府、东敢村委领导为18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希望他们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除此之外,西燕社区、云桃村等村也相继开展了奖学金发放仪式。

近年来,上林县持续推进移风易俗,11个乡镇积极争取社会捐助,用活、用好集体经济收益,为大学新生发放奖学金,倡导以集体升学礼代替“升学宴”“谢师宴”,摒弃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以简朴、节俭、文明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引导群众形成崇尚节俭、文明办事的行为自觉,切实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把文明新风扬起来,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阅读量:990 作者:邓玲 张翠萍 张志 陆家昆 韦必江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庞博
上林县:举办集体“升学礼” 营造文明“仪式感”
2024-09-04 16:59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
作者:邓玲 张翠萍 张志 陆家昆 韦必江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邓玲 通讯员 张翠萍 张志 陆家昆 韦必江)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连日来,上林县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举办集体升学礼活动,引导群众喜事新办,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8月27日,大丰镇云蒙村的5名准大学生齐聚一堂,一场既有“面子”又有仪式感的“集体升学礼”在这里拉开帷幕。座谈会上,云蒙村支书、第一书记向即将步入大学生涯的5名学子表达祝贺,并向每名大学生发放奖学金,鼓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刻苦学习知识,努力拼搏奋斗,将来成为一名报效祖国、反哺家乡的栋梁之材。

8月28日,木山乡在厂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13名准大学生及部分家长参加“弘扬文明新风 拒绝‘升学宴’”集体升学礼活动。活动现场,大家坐在一起,畅谈收获,展望未来,充满喜悦和激动。“我觉得以这种形式举办集体升学礼,既节俭又有意义,在家里或者酒店办升学宴,不仅会出现好面子、互相攀比的现象,还给亲戚朋友增加了人情负担。”厂圩村优秀学子家长代表唐溧说。

在巷贤镇木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2024年大学新生奖学金发放仪式,为今年木字村考上大学以及研究生的6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木字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伟阳说:“我们所发放的奖学金,资金来源于村集体经济收益金,希望学子们学有所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8月19日,西燕镇东敢村“优秀学子梦想启航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助学活动在东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举行。活动中,《中华全家福》《好运来》等歌舞节目轮番上演,给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随后,参与活动的上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燕镇政府、东敢村委领导为18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希望他们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除此之外,西燕社区、云桃村等村也相继开展了奖学金发放仪式。

近年来,上林县持续推进移风易俗,11个乡镇积极争取社会捐助,用活、用好集体经济收益,为大学新生发放奖学金,倡导以集体升学礼代替“升学宴”“谢师宴”,摒弃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以简朴、节俭、文明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引导群众形成崇尚节俭、文明办事的行为自觉,切实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把文明新风扬起来,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