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邕合作”向海谋发展 “双向奔赴”携手筑通途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陆思彤)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探索出大量改革创新的举措,并孕育出众多引领科技创新的产业和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南宁,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城市,正抢抓机遇发展向海经济,重塑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走过“黄金十年”“钻石十年”,开启“镶钻成冠”升级发展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与南宁携手合作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

9月23日,深圳市产业转移促进中心主任、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伍俊辉,南宁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庆接受访谈,共同探讨深邕合作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为推动深邕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建言献策。

优势互补 协同发展

深邕合作互促实现“双赢”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临空经济示范区……近年来,一系列国家级平台布局在南宁加速推进,南宁发展优势日益凸显。

在最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深圳有298家企业入榜,累计数量突破1000家,超过北京、上海、苏州;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8.6万辆,占全国总产量944.3万辆的18.91%,居全国之首;2023年深圳制造业产值到达2.52万亿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所有合作的发生都源自于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南宁和深圳能产生合作关系其实也是基于这个道理。”伍俊辉说道。深圳的创新资源、产业链的深度和成熟度、以及国际化视野与经验,都是南宁深化对外开放所需要的。而南宁拥有广阔的产业承载空间、出海东盟的桥头堡优势,这些也是深圳所需要的。

“南宁具有广阔的产业承载空间,而深圳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产业无处承载的困境,企业太多、土地太少。”伍俊辉说道:“南宁作为西部城市的后发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双方通过合作,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既解决深圳的产业空间问题,又能为南宁带来产业资源,实现双赢。”

南宁港六景港区内,工作人员有序装卸货物。黄维业 摄

梁庆介绍,南宁的发展空间十分充足,在“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中,作为“一体”的五象新区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地;作为“东翼”的东部新城,重点发展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制造业发展主阵地和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区;作为“西翼”的“两港一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融合发展主要承载地。

“有了这些空间的承载,我们的产业发展,尤其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让更多产业立足南宁、辐射东盟也更有了底气。”梁庆说到。

深圳研发 南宁制造

深邕携手探索合作新模式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高地,研发能力、技术创新是最突出的优势。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方面,深圳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世界级的创新企业,如华为、腾讯、大疆等,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具有世界级的领先优势。在设计概念转化为产品实体的过程中,深圳依托全球罕见的制造业完整度,又有着强大供应链整合与协同能力,能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想法落地、产品迭代。

近年来,比亚迪、多氟多、瑞声科技、太阳纸业等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南宁,这得益于南宁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铝、林产品加工等赛道领域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产业优势。

卓能新能源车间,工人正在作业。记者 游智超 摄

“南宁可以作为研发成果落地转化的制造中心,帮助企业在国内供应链优势与东盟低成本制造能力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伍俊辉说道。南宁在产业空间与区位交通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产业空间方面,南宁建设有“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拥有广阔的产业承载能力以及对东盟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区位交通方面,南宁已构建起畅通无阻的公铁水空交通网络,具有跨国如跨省的物流速度。

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

“南宁的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也非常有力。”梁庆介绍,在南宁可享受沿海沿江沿边开放、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广西北部湾开放等多重优惠政策。尤其值得一提的,对列入西部大开发目录的鼓励类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照9%征收。

此外,南宁还深入实施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机制,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免审即得”改革,改革案例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接续推出“拿地即开工”改革4.0版,审批环节由10个减至3个,可为企业缩短工期3至4个月;五象新区推行“1+3+N”审批模式,项目报建审批时间从30天压缩至1天。

共筑通途 向海发展

深邕携手共同开拓东盟市场

东盟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已连续4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为南宁带来了时代机遇。南宁作为面向东盟的前沿和窗口城市,一头联接14亿人口的国内大市场,一头联接7亿人口的东盟大市场。

“每次来南宁,我都能感受到南宁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区域合作和产业发展方面,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角色日益突出。”伍俊辉在访谈中说到,南宁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最近的省会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具有出海东盟的桥头堡优势,是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的天然门户。

在谈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头部企业纷纷抢滩南宁,深圳与南宁未来如何开展合作时。伍俊辉谈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和RCEP的实施,南宁可以作为中转站和生产基地,将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快速输送到东盟国家,抢占这一新兴市场。加上平陆运河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南宁的物流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深圳的企业可以以南宁作为中转站,更好地对接东盟、出海东盟。”伍俊辉建议,南宁可以通过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吸引深圳的高端技术团队和科研机构,推动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同时,南宁可以为本地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在电池、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等领域进行创新。

南宁国际铁路港待卸货车。

此外,南宁可以借鉴深圳的经验,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南宁应鼓励本地企业和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南宁还可以制定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项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

人便于行达天下,货畅其流天地宽。梁庆介绍,近年来南宁持续打造最快速最便捷的东盟通道,已开辟了至越南的绿色通道,具备公铁海空多维度联通东盟的交通枢纽优势,初步实现了中国南宁—越南北宁、北江公路12小时“厂对厂”直达和铁路24小时“站对站”直达。中越跨境物流快速通道提速建设,中越班列(南宁南站至越南河内安员站)运输时间最短仅14个小时,实现“当天开车、当天到达、当天清关。”

此外,南宁市正加快推进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中国—东盟(南宁)水果交易中心、广西进出口中药材贸易中心等商贸平台建设,获批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南宁开放优势和产业优势日新月异,将为深邕携手共同开拓东盟市场提供强劲动力,带领深圳、南宁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阅读量:2970 作者:唐秋艳 陆思彤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李斯维
“深邕合作”向海谋发展 “双向奔赴”携手筑通途
2024-09-26 21:19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
作者:唐秋艳 陆思彤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罗宁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陆思彤)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探索出大量改革创新的举措,并孕育出众多引领科技创新的产业和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南宁,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城市,正抢抓机遇发展向海经济,重塑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走过“黄金十年”“钻石十年”,开启“镶钻成冠”升级发展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与南宁携手合作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

9月23日,深圳市产业转移促进中心主任、南宁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伍俊辉,南宁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庆接受访谈,共同探讨深邕合作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为推动深邕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建言献策。

优势互补 协同发展

深邕合作互促实现“双赢”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临空经济示范区……近年来,一系列国家级平台布局在南宁加速推进,南宁发展优势日益凸显。

在最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深圳有298家企业入榜,累计数量突破1000家,超过北京、上海、苏州;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8.6万辆,占全国总产量944.3万辆的18.91%,居全国之首;2023年深圳制造业产值到达2.52万亿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所有合作的发生都源自于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南宁和深圳能产生合作关系其实也是基于这个道理。”伍俊辉说道。深圳的创新资源、产业链的深度和成熟度、以及国际化视野与经验,都是南宁深化对外开放所需要的。而南宁拥有广阔的产业承载空间、出海东盟的桥头堡优势,这些也是深圳所需要的。

“南宁具有广阔的产业承载空间,而深圳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产业无处承载的困境,企业太多、土地太少。”伍俊辉说道:“南宁作为西部城市的后发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双方通过合作,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既解决深圳的产业空间问题,又能为南宁带来产业资源,实现双赢。”

南宁港六景港区内,工作人员有序装卸货物。黄维业 摄

梁庆介绍,南宁的发展空间十分充足,在“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中,作为“一体”的五象新区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地;作为“东翼”的东部新城,重点发展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制造业发展主阵地和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区;作为“西翼”的“两港一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融合发展主要承载地。

“有了这些空间的承载,我们的产业发展,尤其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让更多产业立足南宁、辐射东盟也更有了底气。”梁庆说到。

深圳研发 南宁制造

深邕携手探索合作新模式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高地,研发能力、技术创新是最突出的优势。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方面,深圳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世界级的创新企业,如华为、腾讯、大疆等,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具有世界级的领先优势。在设计概念转化为产品实体的过程中,深圳依托全球罕见的制造业完整度,又有着强大供应链整合与协同能力,能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想法落地、产品迭代。

近年来,比亚迪、多氟多、瑞声科技、太阳纸业等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南宁,这得益于南宁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铝、林产品加工等赛道领域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产业优势。

卓能新能源车间,工人正在作业。记者 游智超 摄

“南宁可以作为研发成果落地转化的制造中心,帮助企业在国内供应链优势与东盟低成本制造能力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伍俊辉说道。南宁在产业空间与区位交通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产业空间方面,南宁建设有“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拥有广阔的产业承载能力以及对东盟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区位交通方面,南宁已构建起畅通无阻的公铁水空交通网络,具有跨国如跨省的物流速度。

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

“南宁的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也非常有力。”梁庆介绍,在南宁可享受沿海沿江沿边开放、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广西北部湾开放等多重优惠政策。尤其值得一提的,对列入西部大开发目录的鼓励类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照9%征收。

此外,南宁还深入实施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机制,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免审即得”改革,改革案例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接续推出“拿地即开工”改革4.0版,审批环节由10个减至3个,可为企业缩短工期3至4个月;五象新区推行“1+3+N”审批模式,项目报建审批时间从30天压缩至1天。

共筑通途 向海发展

深邕携手共同开拓东盟市场

东盟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已连续4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为南宁带来了时代机遇。南宁作为面向东盟的前沿和窗口城市,一头联接14亿人口的国内大市场,一头联接7亿人口的东盟大市场。

“每次来南宁,我都能感受到南宁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区域合作和产业发展方面,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角色日益突出。”伍俊辉在访谈中说到,南宁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最近的省会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具有出海东盟的桥头堡优势,是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的天然门户。

在谈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头部企业纷纷抢滩南宁,深圳与南宁未来如何开展合作时。伍俊辉谈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和RCEP的实施,南宁可以作为中转站和生产基地,将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快速输送到东盟国家,抢占这一新兴市场。加上平陆运河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南宁的物流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深圳的企业可以以南宁作为中转站,更好地对接东盟、出海东盟。”伍俊辉建议,南宁可以通过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吸引深圳的高端技术团队和科研机构,推动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同时,南宁可以为本地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在电池、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等领域进行创新。

南宁国际铁路港待卸货车。

此外,南宁可以借鉴深圳的经验,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南宁应鼓励本地企业和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南宁还可以制定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项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

人便于行达天下,货畅其流天地宽。梁庆介绍,近年来南宁持续打造最快速最便捷的东盟通道,已开辟了至越南的绿色通道,具备公铁海空多维度联通东盟的交通枢纽优势,初步实现了中国南宁—越南北宁、北江公路12小时“厂对厂”直达和铁路24小时“站对站”直达。中越跨境物流快速通道提速建设,中越班列(南宁南站至越南河内安员站)运输时间最短仅14个小时,实现“当天开车、当天到达、当天清关。”

此外,南宁市正加快推进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中国—东盟(南宁)水果交易中心、广西进出口中药材贸易中心等商贸平台建设,获批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南宁开放优势和产业优势日新月异,将为深邕携手共同开拓东盟市场提供强劲动力,带领深圳、南宁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