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灵马镇:非遗传承“席”卷匠心 经纬交错编织生活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谭欢)横穿草、纵席纲、横纵交替,一人穿草,一人锤压和锁边,两人配合十分默契,横纵条纹在他们的巧手下慢慢展现出来……武鸣区灵马镇王桥村仙桥屯黄家敏夫妇,在父辈的指导下学习编织工艺,这一编就是五十年。

推开黄家敏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晒在院子里的席草,扑鼻而来的是淡淡的草香。此时黄家敏夫妇正在席架前忙碌,只见妻子李美勤坐在席架的正面进行锤压和锁边,黄家敏坐在席架侧面穿席草。黄家敏手握一根竹棍子来回推拉,一根根席草在竹棍子的牵引下在湿软席纲间穿梭,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撞击声,经纬交错间,一张纹路清晰的草席逐渐成形。简易而古老的机器,两个熟练的手艺人,一递一送一压一系之间,将祖辈的非遗技艺传承至今,环环相扣,道道考究。“这草席表面平滑不扎人,冬暖夏凉、松软舒适、经久耐用,特别适合家里老人和小孩使用。”黄家敏说。

据了解,灵马草席编织起源年代久远,具有独特的特征和价值,2020年12月27日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工艺复杂、工序讲究、技艺含量高。工艺流程主要有六大工序:割草晒干—席发(龙须草)搓席纲—席纲上架布席筋—席草选料处理—编织—下席修剪。一张草席编织需耗时约5个小时。

黄家敏介绍道,做席纲用的龙须草是周边山里野生的,收割回来后还要经过处理才能搓席纲。编织草席的草是自家种植的,一年一种一收割,春种秋收。草席草种植的环境要求苛刻,而且草席草最怕大风吹倒,草席草一经折断就不能用来制作草席。黄家敏家种植的草席草,一年收割完能编织约七十张草席。黄家敏说:“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少了,只靠我们种草编织草席一年产量也不多,大多都是周边村民定做的,一张草席按尺寸大小不同,价格在一百元到两百元之间,一年能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其实我们还是很希望把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不希望到我们这就断了。”

始于初心,臻于匠心。虽然时过境迁,机械化制造飞速发展,坚持用传统工艺制作草席的人越来越少。黄家敏夫妇的坚守,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阅读量:3861 作者:唐秋艳 谭欢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
武鸣区灵马镇:非遗传承“席”卷匠心 经纬交错编织生活
2024-10-17 17:14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
作者:唐秋艳 谭欢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谭欢)横穿草、纵席纲、横纵交替,一人穿草,一人锤压和锁边,两人配合十分默契,横纵条纹在他们的巧手下慢慢展现出来……武鸣区灵马镇王桥村仙桥屯黄家敏夫妇,在父辈的指导下学习编织工艺,这一编就是五十年。

推开黄家敏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晒在院子里的席草,扑鼻而来的是淡淡的草香。此时黄家敏夫妇正在席架前忙碌,只见妻子李美勤坐在席架的正面进行锤压和锁边,黄家敏坐在席架侧面穿席草。黄家敏手握一根竹棍子来回推拉,一根根席草在竹棍子的牵引下在湿软席纲间穿梭,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撞击声,经纬交错间,一张纹路清晰的草席逐渐成形。简易而古老的机器,两个熟练的手艺人,一递一送一压一系之间,将祖辈的非遗技艺传承至今,环环相扣,道道考究。“这草席表面平滑不扎人,冬暖夏凉、松软舒适、经久耐用,特别适合家里老人和小孩使用。”黄家敏说。

据了解,灵马草席编织起源年代久远,具有独特的特征和价值,2020年12月27日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工艺复杂、工序讲究、技艺含量高。工艺流程主要有六大工序:割草晒干—席发(龙须草)搓席纲—席纲上架布席筋—席草选料处理—编织—下席修剪。一张草席编织需耗时约5个小时。

黄家敏介绍道,做席纲用的龙须草是周边山里野生的,收割回来后还要经过处理才能搓席纲。编织草席的草是自家种植的,一年一种一收割,春种秋收。草席草种植的环境要求苛刻,而且草席草最怕大风吹倒,草席草一经折断就不能用来制作草席。黄家敏家种植的草席草,一年收割完能编织约七十张草席。黄家敏说:“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少了,只靠我们种草编织草席一年产量也不多,大多都是周边村民定做的,一张草席按尺寸大小不同,价格在一百元到两百元之间,一年能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其实我们还是很希望把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不希望到我们这就断了。”

始于初心,臻于匠心。虽然时过境迁,机械化制造飞速发展,坚持用传统工艺制作草席的人越来越少。黄家敏夫妇的坚守,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