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服务。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在金融创新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依托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系统集成改革,强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在位于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广西产研加一数字虚拟技术研究所里,记者与一位数字虚拟人展开了互动。这位长相与真人无二且能实时互动的“研研博士”,背后蕴藏着领先的技术创新与集成,是产研加一研究所开展实时虚拟技术研发的一个成果缩影。
广西产研加一数字虚拟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城说:“我们现在依托AI的神经网络算法去研发数字人的AI化驱动,未来我们不再需要真人去在幕后去驱动数字人,可以让数字人能够自由地由计算机生成式地与人更好去进行交流,这样会大幅度降低数字人的生产成本以及使用场景成本,为企业为很多的领域都可以进行降本增效。”
尽管拥有领先技术,但与众多科技创新企业一样,产研加一研究所在研发的初期也遇到过资金难题。在这个关键时期,广西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及时伸出援手,向该研究所投放200万元担保贷款,助力其在起步阶段就跑出研发“加速度”。
广西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业务部业务经理谢宁宇说:“我们通过走访上门,觉得这个企业它的AI虚拟技术的应用场景,在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他这个企业是技术投入比较大,到后期盈利的利润比较高,他今年的业务量比去年翻了两番。”
拿到“第一桶金”后,产研加一研究所很快完成初期研发,仅仅10个月后便实现盈利超过200万元。今年,该研究所还从科担公司拿到了1000万元的第二批担保融资。在金融的支持下,产研加一研究所将通过融合数字虚拟及AI算法等技术实现超高精度的数字孪生场景构建,为广西工业、农业、文旅等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打造出众多创新型产品和优势项目。
吴城说:“以广西目前积极推进数字信息以及AI技术发展政策为背景,依托金融机构的支持,在广西全面推行实用型的AI培训工程,着重开展校企联合,免费为区内高专院校的学生提供,从技能培训到实习就业的一站式服务,推动实用性AI技术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从人才、技术、产业方面助力广西的数字化发展。”
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联动发展,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举措。广西吕洞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瞄准无人咖啡机、AI送餐机器人等产业新赛道。但由于研发投入高、项目收益周期长等原因,企业亟需现金支持,科担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为该公司500万元的融资提供担保支持,有效解决了其融资难题。
广西吕洞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莫吕斌:“第一个研发出的是熊大配送机器人,用在物流上面还有渣土管理软件,我们用AI替代了一些人工,我们的管理上更精细化,对成本的把控就更细致。”
得益于金融扶持,目前公司研发工作稳步推进,部分产品已经投入到市场、高校中。为产研加一研究所以及广西吕洞宾工程集团注入金融活水的广西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由广西融资担保集团出资设立,作为广西首家专门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科担公司坚持政策性定位,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和工业制造等领域市场主体,坚持为企业降低融资门槛,减轻融资负担。
广西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浩:“科担公司累计支持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超20亿元,其中科创型企业占比达到60%,下一步科担公司将针对科技企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轻资产等特点,丰富科技担保产品谱系和模式,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打造科技担保便利性,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实现金融机构集聚的同时,中国—东盟金融城的东盟元素也在不断丰富,引进了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面向东盟的金融中后台服务机构,成为广西开展面向东盟的金融合作的样板项目。同时,我市也在大力开展金融改革探索,推进跨境金融创新,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财政局主管刘胜海说:“比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数字人民币试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的试点工作,这些在全国部分地方试点的一个金融创新工作已经在我们南宁片区落地,业务量在广西也位居前列,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中国东盟金融城这一IP打造好这一品牌,全力推进面向东盟的一个金融改革开放。”
如今,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在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各个领域都有新进展。随着金融资源要素的加速集聚,未来,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 林宇翔 黄胜 通讯员:杨家威 卢可心)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