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游客选择到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稻田艺术景区游玩。(雷晓红 摄)
周末到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小都百屯欣赏田园风光、体验船游水乡、品尝乡村美食和入住精品民宿……近年来,以小都百屯为代表的周末乡村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
从多年前城郊的农家乐,到如今整村抱团发展的农旅经济,乡村旅游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而城乡交通路网的日益完善,使乡村旅游目的地变得更近、更易达,南宁乡村旅游也随之进入快发展、大发展阶段,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正撬动“周末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如何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南宁各县(市、区)一系列提升策略正紧锣密鼓地实施,南宁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渐渐清晰。
鼓励乡村旅游闯出新路子
近段时间,“乡间漫游”成为一种旅行新风尚,受到年轻人追捧。许多年轻人来到乡村,以漫步的形式,沉浸式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从“特种兵式旅游”到“城市漫步”,再到“乡村漫步”,年轻人的旅行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近年来,南宁市紧跟旅游市场需求,结合乡村的文化历史、村落布局、水系路网、古建民居、周边景点优势,打造兼具青山绿水和乡土情怀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并在布局上通过以点带面,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旅游新景区,培育乡村旅游精品路线,鼓励全市各地推动乡村旅游闯出特色发展新路子。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精心培育,涌现出一批融合自然美、人文美、乡土美的“网红村”和“打卡地”。
依托青山绿水,南宁市各休闲农业示范区推出农耕、农事体验项目,包括“美丽南方”现代农耕文化体验项目,金穗生态园结合“那”文化做强香蕉和火龙果文化产业旅游品牌,兴宁区、武鸣区的水果采摘体验项目,良庆区的蔬菜种植体验项目等。在示范带动下,各县(市、区)掀起了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热潮,一批有影响力的农耕、农事体验特色品牌逐步打响。
多元化发展催生出新业态
随着乡村旅游发展驶入提质升级的“快车道”,南宁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多种特色发展模式。
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上各类经济实体日益高涨的投资热情,催生出乡村旅游多种新业态,为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通过大力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战略,南宁市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功能由过去以生产为主逐步向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农耕文化等多样化方向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加快发展“美丽经济”,“农业+”乡村新兴业态得到延展,“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南宁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400多个,全市拥有1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35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特色品牌抢占发展新赛道
金秋十月,俯瞰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一幅以稻田为“画布”、以彩稻为“颜料”的全新稻田艺术画《丰收中国》映入眼帘。游客们不仅可以观赏稻田艺术画作,还可以品尝当地美食,乘坐景区的小火车在稻田中穿梭游玩。
因独特的稻田艺术画,大陆村声名远播,八方游客慕名而来,这正是宾阳县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如今,“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已无法满足游客的新需求。于是,乡村休闲旅游融入传统农业元素,延伸出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形式,衍生出了不少产业新赛道。通过整合休闲农业资源,南宁市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由以往单一的入园观景、赏花、摘果、耕作、垂钓等向科研、观光、科普、餐饮、会议一体建设转型升级,构建“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目前,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横州市中华茉莉园、马山县小都百乡村旅游区等景区景点成为市民“村游”的好去处,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更助推首府南宁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健康发展。
当前,南宁市正紧紧围绕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建设,以青秀区、兴宁区、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西乡塘区和武鸣区七大城区为重点,构筑环南宁近郊乡村旅游圈;以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州市等区域作为远郊乡村旅游圈,加快推进道路交通、游客集散点、风景道及绿道建设,实现县域间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打造环南宁“48小时乡村旅游圈”。(记者 郭少东)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