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侧记

用时代的笔墨书写南宁之美

——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侧记

诗人们来到茉莉极萃园了解茉莉花产业发展情况。记者 陈麒元 摄

11月的南宁,天高云淡,碧水青山。绿城,滋养了人间烟火,也哺育了诗歌创作。

11月10日是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的第二天,中外诗人逛产业园区、品茉莉花茶、访平陆运河、观防洪古堤、赏邕江风光……他们与绿城热情相拥,探寻南宁丰富的山水人文,见证时代大潮中的邕州巨变。

“此行收获很大。”采风活动结束后,诗人们感慨万千。

“将这份美好融入诗歌之中”

在位于南宁东部新城的比亚迪年产3万吨碳酸锂电池项目现场,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厂区内大型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近两年,南宁市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引进比亚迪、多氟多等电池材料企业。如今,南宁已成为比亚迪全球最大、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电池生产基地。

当天,诗人们穿行于现代化的厂房之间,感受着科技与自然、工业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在这片繁忙中寻觅不一样的诗意。“我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后要一张张回味,将绿城南宁在工业发展方面的喜人成就写下来。”来自河北的诗人施施然说。

穿过机械轰鸣的工业园区,诗人们来到花香四溢的“世界茉莉花都”——横州市。走进缘叶茉莉茶旅产业园、中华茉莉园及茉莉极萃园,或浅嗅茉莉花香,或品尝茉莉花茶,或制作茉莉花文创产品,展开了一场与茉莉的诗意邂逅。

“‘全球10朵茉莉花,6朵来自广西横州’,这让我大开眼界。”香港散文诗创造社社长秀实感慨道,“小小茉莉花的生产运营规模如此之大,这是广西南宁人的光荣,也是中国人的光荣,很了不起,我要将这份美好融入诗歌之中。”

“南宁人民崇尚美、 开拓美、创造美”

“挟带万顷波涛,从西津库区到北部湾,千秋炸雷,将陆地劈成航道……”这是广西籍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诗中所描绘的平陆运河。

在平陆运河重点工程马道枢纽项目现场,壮观的建设场景瞬间吸引了诗人们的目光。远眺天边,是连绵的群山;俯瞰脚下,是开阔的河道、高耸的塔吊、穿梭的工程车……诗人们纷纷用手机拍下这壮美的景象,感受建设的热度。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个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计划2026年底建成主体工程,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而马道枢纽是平陆运河规划3座梯级中的第一座梯级……”解说员向大家详细介绍这个世纪工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看着世界级运河雄姿初现,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张德明深感震撼:“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只有凝聚民族智慧和力量才能完成。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工程,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题材。”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命的力量,这项伟大的工程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与坚持的故事。”新阅读杂志副社长宗蕾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决策者、建设者的敬意和对工程的期待,“衷心祝愿平陆运河早日建成,造福社会!”

探访马道枢纽,见证运河风采,让已是第三次来南宁的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冉冉对南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南宁是一个诗歌眷恋的地方,南宁人民崇尚美、开拓美、创造美,我将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对南宁的热爱和敬意。”她说。

“南宁是孕育诗的地方”

夕阳下,邕江大桥北岸,防洪古堤与古城墙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南宁的悠悠岁月。诗人们沿着古堤漫步,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举起手机定格落日余晖的他们,身影与波光粼粼的江面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漫步于邕江防洪古堤这座南宁市现存的清代最大的防洪设施,抚摸着斑驳的古城墙,看着不远处热闹繁华的市中心,四川日报全媒文体新闻中心主任赵晓梦不禁感叹道:“南宁是一座令人惊喜的城市,既有现代气息,又有悠久历史,还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这些都会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

“南宁优美的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我。”新加坡诗人舒然表示,“我将写一组诗描绘南宁的山山水水,把绿城的诗情画意传递给东南亚的友人。”

夜幕降临,诗人们来到民生广场·水漾市集参加“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5位中外诗人登台为单身男女献上诗歌祝福,助力邂逅甜蜜爱情。“南宁是一个孕育诗的地方,这里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可以迸发很多的灵感。”诗人许晓雯说。

诗人们纷纷表示,这次创作采风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宁的历史与文化,将用诗歌记录下这次难忘的旅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南宁的诗意与美好。

(记者 宾艺苑)

阅读量:7164 作者:宾艺苑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庞博
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侧记
2024-11-11 07:42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作者:宾艺苑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庞博

用时代的笔墨书写南宁之美

——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侧记

诗人们来到茉莉极萃园了解茉莉花产业发展情况。记者 陈麒元 摄

11月的南宁,天高云淡,碧水青山。绿城,滋养了人间烟火,也哺育了诗歌创作。

11月10日是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的第二天,中外诗人逛产业园区、品茉莉花茶、访平陆运河、观防洪古堤、赏邕江风光……他们与绿城热情相拥,探寻南宁丰富的山水人文,见证时代大潮中的邕州巨变。

“此行收获很大。”采风活动结束后,诗人们感慨万千。

“将这份美好融入诗歌之中”

在位于南宁东部新城的比亚迪年产3万吨碳酸锂电池项目现场,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厂区内大型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近两年,南宁市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引进比亚迪、多氟多等电池材料企业。如今,南宁已成为比亚迪全球最大、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电池生产基地。

当天,诗人们穿行于现代化的厂房之间,感受着科技与自然、工业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在这片繁忙中寻觅不一样的诗意。“我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后要一张张回味,将绿城南宁在工业发展方面的喜人成就写下来。”来自河北的诗人施施然说。

穿过机械轰鸣的工业园区,诗人们来到花香四溢的“世界茉莉花都”——横州市。走进缘叶茉莉茶旅产业园、中华茉莉园及茉莉极萃园,或浅嗅茉莉花香,或品尝茉莉花茶,或制作茉莉花文创产品,展开了一场与茉莉的诗意邂逅。

“‘全球10朵茉莉花,6朵来自广西横州’,这让我大开眼界。”香港散文诗创造社社长秀实感慨道,“小小茉莉花的生产运营规模如此之大,这是广西南宁人的光荣,也是中国人的光荣,很了不起,我要将这份美好融入诗歌之中。”

“南宁人民崇尚美、 开拓美、创造美”

“挟带万顷波涛,从西津库区到北部湾,千秋炸雷,将陆地劈成航道……”这是广西籍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诗中所描绘的平陆运河。

在平陆运河重点工程马道枢纽项目现场,壮观的建设场景瞬间吸引了诗人们的目光。远眺天边,是连绵的群山;俯瞰脚下,是开阔的河道、高耸的塔吊、穿梭的工程车……诗人们纷纷用手机拍下这壮美的景象,感受建设的热度。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个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计划2026年底建成主体工程,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而马道枢纽是平陆运河规划3座梯级中的第一座梯级……”解说员向大家详细介绍这个世纪工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看着世界级运河雄姿初现,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张德明深感震撼:“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只有凝聚民族智慧和力量才能完成。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工程,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题材。”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命的力量,这项伟大的工程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与坚持的故事。”新阅读杂志副社长宗蕾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决策者、建设者的敬意和对工程的期待,“衷心祝愿平陆运河早日建成,造福社会!”

探访马道枢纽,见证运河风采,让已是第三次来南宁的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冉冉对南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南宁是一个诗歌眷恋的地方,南宁人民崇尚美、开拓美、创造美,我将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对南宁的热爱和敬意。”她说。

“南宁是孕育诗的地方”

夕阳下,邕江大桥北岸,防洪古堤与古城墙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南宁的悠悠岁月。诗人们沿着古堤漫步,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举起手机定格落日余晖的他们,身影与波光粼粼的江面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漫步于邕江防洪古堤这座南宁市现存的清代最大的防洪设施,抚摸着斑驳的古城墙,看着不远处热闹繁华的市中心,四川日报全媒文体新闻中心主任赵晓梦不禁感叹道:“南宁是一座令人惊喜的城市,既有现代气息,又有悠久历史,还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这些都会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

“南宁优美的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我。”新加坡诗人舒然表示,“我将写一组诗描绘南宁的山山水水,把绿城的诗情画意传递给东南亚的友人。”

夜幕降临,诗人们来到民生广场·水漾市集参加“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5位中外诗人登台为单身男女献上诗歌祝福,助力邂逅甜蜜爱情。“南宁是一个孕育诗的地方,这里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可以迸发很多的灵感。”诗人许晓雯说。

诗人们纷纷表示,这次创作采风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宁的历史与文化,将用诗歌记录下这次难忘的旅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南宁的诗意与美好。

(记者 宾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