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关于治超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在深化机制建设、依法联合治理、创新科技赋能和强化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历经20年,在全区率先构建起“一把尺、一盘棋、一张网”新格局,实现了治超工作的科技化、常态化、长效化,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23年治超站点建设先进单位,非现场执法经验成功入选全国“公路治超典型案例”。
据介绍,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治理公路车辆违法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构建治超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每年定期承办全市治超工作会议,牵头组织召开治超专题研究会、推进会21次,全力解决治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督查机制,牵头组织开展治超督导活动72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治超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联合源头监管部门、企业开展党建共建、座谈交流、宣传教育,协调检察、监管部门探索对治超装载源头履职的行政检察监督,不断提升治超工作的整体水平。
为深化联合执法机制,强化区域协作,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与交警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测车辆装载情况并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共查处超限超载货车逾9万辆次(其中查处“百吨王”3057辆次),卸载货物52.8万吨,有力打击了超限超载行为。开展高速公路入口执法,辖区高速公路入口平均超限率从2018年的15.93%下降至0.4%并长期保持。把在全区首创的“631”说理式执法模式推广应用到治超领域,开展对货物装载源头单位、货运企业、驾驶员强化全链条服务和监管,精准对接弗迪电池等企业提供“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大件运输服务。
南宁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2019年起在全区率先规划建设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点,总投资1.06亿元,现已建成40个并全面启用,实现了对超限超载车辆的实时监测、精准识别与快速处理,形成全市治超“一把尺、一盘棋、一张网”新格局。2021年联合南宁交警部门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执法模式,创新实施由交通运输部门提供检测数据、交警部门记分处罚的联合执法模式,为科学决策和精准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南宁市交通运输局还积极梳理并密切联系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货运装载源头企业3家,与之签订合法装载承诺书,设置公示牌,建立健全车辆装载配载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车辆核载标准进行配货装载。组织开展货运源头单位安装称重检测监控试点工作,11家源头企业安装了称重监控并接入市治超平台,严把车辆“出口关”。推行信用治超机制,协同金融、发改等部门建立全市治超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84辆货运车辆、11名驾驶员、100家道路运输企业列入失信名单进行联合惩戒。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