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羊毛月”因发布吐槽年轻人找工作难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引发轩然大波。尽管他发布了道歉视频,但公众的不满并未平息,“羊毛月没资格嘲笑每个努力生活的人”“羊毛月曾称万柳书院业主为少爷”等相关话题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今年以来,网红圈出现批量“塌房”之势。从年初的王红权星、Thurman猫一杯,到近期的东北雨姐等头部“大V”接连翻车,背后的原因五花八门。而“羊毛月”这次因为不当言论造成的“翻车”无疑在提醒我们,公众人物在享受网络影响力的同时,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作为拥有大量粉丝的博主,言论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因此更需要谨言慎行,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误解或偏见的语言。
平台经济时代很容易让人“一夜成名”,特别是泼天的流量一夕之间加身,这种“一夜暴富”的心理容易使人迷失自我。随着角色的转变,网红可能逐渐失去对普通人生活的共鸣和理解,不再是当初那个真实、接地气的自己,而是更多关注商业利益、品牌形象和公众形象,缺乏对于身为公众人物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因此也极易引发诸如“不当言论”“虚假宣传”等各类风险。
网红“塌房”引发的负面效应,不仅损害受众的情感和权益,更会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引导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平台应当加强内容审核,对于违规言论及时删除,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震慑;最后,网红和相关机构也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坚守道德底线与法律红线,这样才能由“网红”变“长红”。(宁实平)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