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 打造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东盟开放门户

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持续升级“中国绿城”。图为蓬勃发展的凤岭片区。记者黄维业摄

作为南宁历史上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获国务院批复,是南宁面向2035年的空间蓝图,是全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系统谋划和全局安排。

11月28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市政府、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规划》内容和特色以及如何进一步细化、实施进行解读。

《规划》的核心要点?

赋予南宁新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

根据国务院批复,南宁的城市性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面向东盟开放门户,通过强化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产业合作、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交通物流等门户功能,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戴继锋介绍,“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对南宁发展前景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也是对南宁未来发挥中心辐射带动作用的要求和期许。《规划》在进一步促进南宁深度融入华南地区发展大局,特别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紧密联动,提升南宁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节点作用上重点谋划,助力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是对南宁枢纽地位的充分肯定,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建设给南宁带来江海联动枢纽重构新机遇,《规划》系统谋划区域交通格局,把握历史机遇,努力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优化水、陆、空枢纽和物流设施体系,支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国务院批复还要求,南宁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引领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加强南宁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调,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如何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引领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以南宁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共建“南北钦防”、南宁—贵港、南宁—崇左三条城镇发展轴,进一步强化向海、东融和向边三大方向协同发展。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高效立体交通网络,联合打造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等,提升南宁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水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等,加强南宁都市圈共建共治共享。

如何落实新的定位要求?

重点围绕五个中心功能谋篇布局

国务院批复赋予了南宁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强的城市功能,描绘了更好的发展蓝图。《规划》重点围绕国际交往、产业合作、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交通物流五个中心功能谋篇布局,努力将南宁打造成为服务双向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枢纽。

在国际交往方面,重点在东盟商务区和五象新区等区域,加强对全市国际会展、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国际医疗等方面的空间保障和品质提升,增强南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南宁建设成为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中心。

产业合作方面,依托“一体两翼”产业空间格局,聚焦跨境产业链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环节,加强和东盟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助力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先进制造中心。

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合作。在五象新区南部,主动为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预留优质发展空间。结合城市更新积极整合闲置低效的空间资源,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载体,助力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服务贸易方面,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开放平台,提升五象新区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发展能级;优化埌东—凤岭片区国际会展、现代商务功能;助力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服务贸易中心。

交通物流方面,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规划六大对外陆路运输廊道,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沿边临港口岸的交通联系。充分保障空港、陆港、水港三大枢纽空间需求,打造覆盖华南、面向东南亚的航空、客运和货运枢纽,推动南宁港与广西北部湾港联动发展,助力南宁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面向东盟的交通物流中心。

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什么样?

“一屏四片一带一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除了城市性质等重点内容,南宁新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也备受瞩目。《规划》要求,构建北部生态屏障、四片农业发展区、邕江保护与发展带、南宁都市区共同组成的“一屏四片一带一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一屏四片一带一区”内涵丰富,“北部生态屏障”和“四片农业发展区”稳固全市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本底;“邕江保护与发展带”勾勒全市最具特色魅力的城镇发展轴和生态保护轴;“南宁都市区”是引领广西和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一总体布局,为南宁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规划》明确,到2035年,南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07.0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02.2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020.5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905.57平方千米以内。

《规划》细化了全市130个镇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并在全域划分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5类分区,明确了不同乡镇、不同分区的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的主导方向,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

在生态安全方面,细化提出全市生态保护格局,保护南宁市的北部生态屏障和邕江生态保护带,提升大王滩、西津湿地公园等生态功能,维育10条市级生态廊道,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在粮食安全方面,围绕数量、质量、生态,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优化“米袋子”粮食主产区、都市蔬菜保障区、特优高效农业示范区、大石山区生态种养示范区、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富硒农业六大类农业生产空间,稳固浔郁平原农业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

人居环境品质如何提升?

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美好生活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对医疗、教育、养老、体育、文化、公园绿地等民生设施都进行了统筹安排,努力做到让市民出门见绿、出行不堵、幼有所托、老有所依,持续升级“中国绿城”。

南宁将构建全龄友好、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规划构建“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文化、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体育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打造乐龄生活、儿童友好、活力共享的15分钟生活圈。

打造山水融城、融入自然的蓝绿空间网络。构建“一带两核一环多廊”山水城融合的开敞空间体系,保护“城市中的自然”,塑造“自然中的城市”。优化公园绿地体系,到2035年,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

南宁将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结构,以大中运量轨道交通为骨架,建设绿色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此外还将统筹水利、能源、环境、安全等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阅读量:891 作者:杨盛 编辑:杨岚 实习生 杨丽妍
《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 打造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东盟开放门户
2024-11-29 15:34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作者:杨盛 编辑:杨岚 实习生 杨丽妍

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持续升级“中国绿城”。图为蓬勃发展的凤岭片区。记者黄维业摄

作为南宁历史上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获国务院批复,是南宁面向2035年的空间蓝图,是全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系统谋划和全局安排。

11月28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市政府、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规划》内容和特色以及如何进一步细化、实施进行解读。

《规划》的核心要点?

赋予南宁新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

根据国务院批复,南宁的城市性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面向东盟开放门户,通过强化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产业合作、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交通物流等门户功能,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戴继锋介绍,“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对南宁发展前景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也是对南宁未来发挥中心辐射带动作用的要求和期许。《规划》在进一步促进南宁深度融入华南地区发展大局,特别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紧密联动,提升南宁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节点作用上重点谋划,助力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是对南宁枢纽地位的充分肯定,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建设给南宁带来江海联动枢纽重构新机遇,《规划》系统谋划区域交通格局,把握历史机遇,努力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优化水、陆、空枢纽和物流设施体系,支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国务院批复还要求,南宁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引领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加强南宁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调,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如何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引领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以南宁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共建“南北钦防”、南宁—贵港、南宁—崇左三条城镇发展轴,进一步强化向海、东融和向边三大方向协同发展。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高效立体交通网络,联合打造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等,提升南宁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水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等,加强南宁都市圈共建共治共享。

如何落实新的定位要求?

重点围绕五个中心功能谋篇布局

国务院批复赋予了南宁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强的城市功能,描绘了更好的发展蓝图。《规划》重点围绕国际交往、产业合作、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交通物流五个中心功能谋篇布局,努力将南宁打造成为服务双向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枢纽。

在国际交往方面,重点在东盟商务区和五象新区等区域,加强对全市国际会展、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国际医疗等方面的空间保障和品质提升,增强南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南宁建设成为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中心。

产业合作方面,依托“一体两翼”产业空间格局,聚焦跨境产业链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环节,加强和东盟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助力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先进制造中心。

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合作。在五象新区南部,主动为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预留优质发展空间。结合城市更新积极整合闲置低效的空间资源,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载体,助力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服务贸易方面,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开放平台,提升五象新区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发展能级;优化埌东—凤岭片区国际会展、现代商务功能;助力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服务贸易中心。

交通物流方面,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规划六大对外陆路运输廊道,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沿边临港口岸的交通联系。充分保障空港、陆港、水港三大枢纽空间需求,打造覆盖华南、面向东南亚的航空、客运和货运枢纽,推动南宁港与广西北部湾港联动发展,助力南宁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面向东盟的交通物流中心。

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什么样?

“一屏四片一带一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除了城市性质等重点内容,南宁新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也备受瞩目。《规划》要求,构建北部生态屏障、四片农业发展区、邕江保护与发展带、南宁都市区共同组成的“一屏四片一带一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一屏四片一带一区”内涵丰富,“北部生态屏障”和“四片农业发展区”稳固全市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本底;“邕江保护与发展带”勾勒全市最具特色魅力的城镇发展轴和生态保护轴;“南宁都市区”是引领广西和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一总体布局,为南宁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规划》明确,到2035年,南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07.0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02.2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020.5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905.57平方千米以内。

《规划》细化了全市130个镇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并在全域划分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5类分区,明确了不同乡镇、不同分区的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的主导方向,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

在生态安全方面,细化提出全市生态保护格局,保护南宁市的北部生态屏障和邕江生态保护带,提升大王滩、西津湿地公园等生态功能,维育10条市级生态廊道,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在粮食安全方面,围绕数量、质量、生态,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优化“米袋子”粮食主产区、都市蔬菜保障区、特优高效农业示范区、大石山区生态种养示范区、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富硒农业六大类农业生产空间,稳固浔郁平原农业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

人居环境品质如何提升?

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美好生活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对医疗、教育、养老、体育、文化、公园绿地等民生设施都进行了统筹安排,努力做到让市民出门见绿、出行不堵、幼有所托、老有所依,持续升级“中国绿城”。

南宁将构建全龄友好、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规划构建“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文化、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体育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打造乐龄生活、儿童友好、活力共享的15分钟生活圈。

打造山水融城、融入自然的蓝绿空间网络。构建“一带两核一环多廊”山水城融合的开敞空间体系,保护“城市中的自然”,塑造“自然中的城市”。优化公园绿地体系,到2035年,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

南宁将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结构,以大中运量轨道交通为骨架,建设绿色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此外还将统筹水利、能源、环境、安全等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安全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