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面勾勒众生百态 粤剧面谱绽放非遗魅力

众多戏剧爱好者、文化研究者及市民来观赏粤剧面谱。 记者 覃祖稳 摄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凌剑伊 实习生 秦炎昆 通讯员 马媖 许燕滨)血红肃穆的红面,象征关羽的忠肝义胆;墨黑刚正的黑面,如同包拯的无私铁面……12月9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上,一场独具特色的“千人千面——粤剧面谱欣赏”活动在南宁新会书院开展。众多中外戏剧爱好者、文化研究者及市民纷至沓来,沉浸于粤剧面谱的绚丽世界之中。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5天,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前来欣赏。

红线女艺术中心主任蒙菁介绍,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粤剧面谱采用写意、夸张、象征等手法,见气质于图案,寄爱憎于色彩,富装饰之大美,在粤剧艺术中有着重要地位。2024年,《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舞美卷》正式推出,收录传统粤剧常用面谱100幅,包括黑面、白面、黑白面、红面、黄面、绿面、蓝面、紫面、粉面、金银面、三色面、四色面、五色面和特殊阴阳面共14类面谱,让观众深入了解粤剧面谱艺术的内涵和创作技巧,为粤剧的行当化妆提供了谱式标准。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精心呈现了粤剧面谱127幅,分别为粤剧面谱专家伍行绘制的48幅面谱与粤剧面谱非遗传承人冯汉华绘制的79幅面谱。从威武霸气的二花面面谱,到谐趣灵动的丑角面谱,再到既温婉又勇武的旦角面谱,或象征,或夸张,或写意,生动勾勒出粤剧舞台上的众生百态,“千人千面”的主题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尽显粤剧面谱在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

据悉,此次粤剧面谱欣赏活动是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戏剧工作坊的一大亮点,获得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好评与赞誉。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汇聚了东盟各国及中国多地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粤剧面谱在展示岭南粤剧文化、开启跨文化对话的同时,也为粤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拓宽了渠道。

当天,还在新会书院举行了泰国、越南、柬埔寨传统乐器展示交流活动。其中,泰国孔剧表演艺术团现场展示常用的伴奏乐器木琴、木竖笛、鼓和撞铃等传统乐器,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前来聆听。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戏剧工作坊的开展,让南宁市民零距离感受东盟文化的艺术魅力。

阅读量:540 作者:凌剑伊,秦炎昆,马媖 许燕滨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