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记者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对铜鼓等馆内各类藏品赞叹不已。记者 叶子榕 摄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记者 朱新韬)通过外媒视角,讲好开放南宁、绿色南宁、活力南宁故事,将多彩南宁呈现于世界眼前。在“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中,20余名境外主流媒体、华文媒体和网络媒体代表行程满满,大家一路走一路看,在南宁开展行进式采访报道。南宁紧抓平陆运河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向海图强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加速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并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境外媒体记者赞叹南宁的发展速度,纷纷表示要用敏锐视角、生花妙笔宣传好南宁。
铁路港货运量攀升
“南宁渠道”影响深远
在南宁国际铁路港,大货车运载着集装箱不断驶入,两台高约30米的远控龙门吊将集装箱吊装至停靠在一旁的跨境班列上。
12月8日下午,境外媒体记者来到南宁国际铁路港进行采访。“自2018年5月南宁国际铁路港开通运营以来,我们见证了中越班列、中欧班列、中亚班列货物发送量逐年攀升。”南宁国际铁路港货运营业部工长杨宝宁介绍,今年1—9月,南宁国际铁路港发送集装箱货物849万吨,同比增长26.3%。其中,中越班列货物品名拓展至183个,货源辐射至25个省(直辖市)。今年1—11月,南宁国际铁路港始发的中越班列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12倍,其中5个月刷新中越快通班列单月发运量纪录,初步成为全国铁路货物出口越南的集散中心。
西班牙《欧洲侨声报》采访部主任黄美称赞道,南宁国际铁路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节点,在跨境货物运输服务方面助推南宁打造面向东盟的货物集散中心,为密切各国商贸往来提供了便利和支撑。
“中国绿城”名不虚传
民族风情魅力尽显
冬日的南宁依旧满城繁花,处处生机盎然。在青秀山风景区菊花展区,形态各异、颜色缤纷的菊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青秀山非常美丽,菊花展上展示了很多品种的菊花,特别是炫彩菊太漂亮了,同一株菊花上竟能绽放不同颜色的花朵。”境外媒体记者在青秀山参观了菊花展、苏铁园等景点,在青山、绿树、花海中畅游,感受绿城生态之美,并用相机、手机定格美丽瞬间。
“冬日的南宁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满目是如春的景色,‘中国绿城’名不虚传。”泰国《曼谷邮报》高级记者孟孔·邦帕帕说,青秀山风景区内生长有上千种植物,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南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
铜鼓、壮锦、花山岩画……广西民族博物馆内各类藏品尽显民族风情,媒体记者们在馆内或驻足欣赏,或拍照记录,或聆听讲解,了解广西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南宁美景与美食兼得,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哈萨克斯坦《今日丝路》报特约记者孙文昱表示,她将写好宣传报道,推荐南宁的美景和特色美食。
跨境产业蓬勃发展
低空经济潜力无限
“直播购物逐渐成为泰国年轻人的主要消费方式。随着中国跨境电商产业拓展至东南亚市场,泰国消费者认识了更多中国商品。”泰国多媒体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主编万威利·亚潘说,直播电商也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在广西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境外媒体记者当起了主播,推介南宁老友粉、茉莉花茶等南宁特产,感受广西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活力。“东南亚市场拥有年轻化的消费群体,是直播电商发展的绝佳土壤。”广西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总经理白冰介绍,基地立足南宁、链接东盟,将在东盟国家打造跨境产业赋能中心,提供企业出海东盟的全落地服务。
在青秀创新中心低空经济科创核心区,境外媒体记者体验无人机操作等,感受南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脉动。“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正依托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南宁渠道’,开拓无人机应用市场。”马来西亚《亚洲时报》主任编辑江雪鸿认为,随着中国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发展,低空经济效益逐步凸显,“相信随着东南亚无人机应用市场需求的显现,将会有更多中国无人机设备走向海外。”
活动期间,境外媒体记者还了解了平陆运河建设进展情况,以及平陆运河建设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推动南宁通江达海、向海图强的重要意义。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