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戏《今夕何夕》 创新融入现代流行元素
渔鼓戏《今夕何夕》剧照。 记者 黄敬敏 摄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李宗文 实习生 卢钰娴)昨晚,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优秀剧目展演——渔鼓戏《今夕何夕》在广西儿童剧院上演。该戏植入大量的现代流行元素,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

此次带来渔鼓戏《今夕何夕》的是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其前身为沾化渔鼓戏剧团,成立于2006年。经过抢救发掘、创新改革,沾化渔鼓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今夕何夕》取材于《唐传奇·义侠》,讲述了晚唐时期一段恩仇故事。如月与云良原本是一对隐居山野的恩爱夫妻。云良为完成如月心愿冒险赴考,启程时将短剑留给如月防身。云良刚走,如月便救起一老者。老者苏醒后,跪谢如月的救命之恩。如月大惊,撵其离开。后来,云良高中返乡……三人面临“去留”“福祸”“杀救”“生死”多重抉择。有人知恩图报爱憎分明,有人恶念生杀心起,有人一念善再施援手……揭露了人的真善美,反映人在善与恶、生与死的关键时刻的瞬间反应和抉择。

该戏项目执行人裴文龙介绍,《今夕何夕》在传统渔鼓戏的基础上,既保留了原生态语系的特色,又融入了新编戏曲,尤其是大量现代流行元素的融入,不仅让老一辈观众看得满意,还将大量年轻观众带入剧场,让他们重新认识了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渔鼓戏,也对中国的戏曲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演员王巧玉深深感受到南宁观众的热情。她说,这里的观众从不吝惜掌声,让她非常受鼓舞。通过这次戏剧周活动,她获得了向更多同行学习的机会,南宁之行让她受益匪浅。

戏迷鲁先生表示,《今夕何夕》剧情节奏紧凑,舞美设计巧妙,音乐创新时尚,演员表演张力十足。该剧很有现实教育意义,是地方戏很好的尝试。

阅读量:792 作者:李宗文 卢钰娴 编辑:唐艺文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