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南宁市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191名代表们通过投票表决,票选出便道修复工程、公共道路维修、充换电设施建设等10件民生实事项目。如今,这些项目的推进情况如何?近日,南宁市兴宁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农民机械化耕种更便利
郭屋屯民政河附近的一条便道,由于自然灾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此前一直处于荒废状态,给村民前往田间劳作带来诸多不便,村民们都盼望着修复这条便道。随着“五塘镇五塘社区郭屋屯民政河临时便道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该条便道重新修复并拓展为全长250米、宽2.5米(其中跨水路段约2米)的新便道。新便道的修复,既解决了大型农业机械开不进农田、舍近求远的问题,也方便了村民到河对面的田地劳作,使村民们能够尽快地“忙秋收”“抢时令”“争秋播”,为农作物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这条机耕道一修好,我就把家里的收割机开过来收稻谷了。人力收割太累人了,我们一直盼望着这个修复工程能够早日完工呢。”村民陆坚邦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项目带来的便利。
截至10月末,五塘镇五塘社区已完成晚稻收割3600亩,亩产约900斤。
居民群众出行更舒心
兴宁区望州路84号、86号大门前的公共道路,因长期承受重载交通压力和缺少道路养护,出现了路面破损、坑洼的情况,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今,道路修补完成,路面平整光滑,裂缝和坑槽被填平,凸起部分也得到了妥善处理,居民出行更加安全畅通。
“这一片道路的裂缝坑槽比较多,平时老人小孩经过的时候就要挑路况好的地方走,避免滑倒或者踩到小水坑。现在道路修补好了,平滑很多,我们也放心啦。”片区居民钟先生开心地与人大代表分享望州路道路修补完成后的喜悦。
“居民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望州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驻站人大代表韦庆荣表示,“现在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车,居民们不用再担心因为道路不平整而发生意外。下雨天时,路面也不再积水,行人可以顺畅行走,不必再为躲避积水而烦恼。道路修好了,大家都非常开心。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人大代表工作最大的肯定。”
电动自行车换电更便捷
位于兴宁区的朝阳商圈是南宁市最繁华、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区之一,商贸交易频繁,来往人流量大,是商家的首选宝地。近年来,朝阳商圈的外卖和快递服务业持续升温、迅猛发展,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发市民群众的关注。为此,在兴宁区人大代表的助力下,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绿城智行——南宁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正式落地落实,兴宁区民乐路、西关路、泸塘路共3组充电柜、1套充电桩建成使用。高效的换电服务,让居民们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简单的扫码、验证、支付等操作完成“极速换电”,在节省出行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飞线充电”“室内充电”等安全隐患问题。截至目前3个点位总换电次数达5780次,服务换电人数901人,项目收效良好。
“有换电柜很方便,以前需要6个小时左右才能充满电,时间太久了。现在,换电池省下来的充电时间,我可以多跑很多单外卖了。”外卖骑手王先生对“绿城智行——南宁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办理成效感到很满意。
兴宁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邓家远说:“兴宁区2024年10件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均已完成,并且人大代表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征集、酝酿、筛选、票决、监督等工作,助推项目的落地落实,这是兴宁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推进民生福祉改善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是核心,监督是保障。下一步,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加大督办力度,聚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办理,力争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来源:兴宁区人大办
记者:黄少杰
通讯员:方 晨 郭雯雯 钟扬舟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