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湖路尾朝阳溪河段的北湖北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市民常到此散步赏景休闲。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韩沛 通讯员 黄诗谊)广西补齐城市内涝防御和应急处置短板,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社会化、智能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昨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区完成83个易涝点整治,更新改造155.12公里市政雨水管、渠,应急抽排设备合计排水量新增至32.27万立方米/小时;全区92个获得国债支持的城市排水防涝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9个项目已投入运行。
冬季的南宁温暖如春,在南宁市北湖路尾朝阳溪河段,只见流水潺潺,鱼翔浅底,周边的湿地景观带上,居民在散步赏景,孩童欢笑嬉戏。
为修复朝阳溪的生态环境,南宁市通过控制雨天溢流污染河道、对暗通进行清污分流改造、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治理手段,让朝阳溪实现华丽蜕变,打造成休闲景观、兼具防洪功能的带状生态公园。同时,南宁市排水管网实现“一张图”管理,有效提高对排水设施安全运行问题和突发内涝问题的防控。
一手抓湿地城市颜值提升,一手抓防洪排涝能力增强,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南宁市深入实施排水管网运维模式改革提升污水收集效能”作为城市治理黑臭水体、提升污水处理效能的典型案例获住房城乡建设部向全国推广。2024年,南宁市排水公司根据强降雨情况对大渌岭路、枫林路及东葛古城路口等14处易积水点新增“四个一”设备,即在易积水区域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一组警示标牌、一个水位标尺和一套救生设备。目前,南宁市排水公司已对市区范围内的66处易积水点完成“四个一”标准化建设,为防涝力量的精准调度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排水防涝是守护城市生命线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去年入汛至今,广西共经历17轮强降雨和3轮台风。为进一步增强应对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城市内涝得到及时有效处置,自治区住建厅印发《城市内涝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强化部门联动,系统提升城市内涝防御与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度汛。目前,14个设区市均已落实城市排水防涝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和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制度。
下一步,广西加快补齐排水防涝工作短板弱项,提升预警预报能力。同时,推进排水防涝项目建设,确保城市防内涝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