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深情寄语,“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殷殷期许、永葆赤子情怀,把“国之大者”化为“责之重者”,把“民之所盼”变为“行之所向”,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诠释民生为大的初心使命。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众是最强的力量。置群众冷暖安危于不顾,将群众呼声束之高阁,必然导致群众离心离德、执政根基动摇。事实证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依靠群众,党员干部说话办事才有底气,干事创业才会硬气。必须旗帜鲜明树牢人民至上理念,时时叩问“我是谁”“为了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尺,满腔热忱地将造福人民的小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民意、汇聚民智民力。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群众是党的根基、血脉、力量所在,党员干部离群众有多近,和群众就有多亲。必须涵养“百姓安乐是我心,忧疾扶危在我身”的公仆情怀,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去官气、接地气、通民气,常登群众家门、常听群众家常,揭一揭锅盖、摸一摸衣被,把“柴米油盐”当成“第一考虑”,把“芝麻小事”当成“第一信号”,以小见大“解剖麻雀”、见微知著剖析根源,切实从群众“刺耳话”里查不足、“牢骚话”里找差距,推动“民呼”清单转化为“我为”账单。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解决比解释更具说服力,满意比注意更有号召力,办好群众“关键小事”,绝不能局限于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一边“拍胸脯表态”,一边“拍屁股走人”。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围绕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等群众可感可及的“小事”聚焦用力,以求解思维、有解举措推动政策向民生集聚、资源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干事不拒小、件件要干成,着力在惠民生、暖民心中凝聚握指成拳、上下同欲合力。(钟超鹏)

阅读量:1782 作者:钟超鹏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