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旅客刷身份证即可自行完成电子客票的核验,快速进站。记者潘浩 摄
旅客使用自助取票机取票。记者黄红锦 摄
2024年数字化客运电子发票全面推广,中国铁路逐步向数字、智慧、绿色的方向变革。 记者 黄红锦 摄
2007年开始使用的磁介质火车票。王堃 摄
随着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磁介质火车票出现。中国铁路正式迈入自动化售检票时代。记者阮晓莹 摄
原铁道部确定计算机车票的统一样式,即在售票时现场打印的软纸火车票。本报记者阮晓莹 摄
中国铁路第一代火车票为发售前事先印制好的硬纸板,由售票员手工加注乘坐信息。 记者黄红锦 摄
在岁月的长河中,火车票犹如一叶轻舟,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温情回忆。从硬板票的质朴坚韧,到软纸票的细腻柔软,再到磁介质票的科技光泽,以及如今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的电子车票,火车票每一次形态上的华丽蜕变,都见证着中国的时代变迁与进步。
国铁南宁局南宁车站售票值班员林军松在铁路售票一线坚守了30年。在南宁站售票处值班室里,林军松拿出了他珍藏的历年火车票,一张张介绍起来。
“这是第一代火车票硬板火车票,别看只有一张小卡片,上面的信息量却很大,我们在售票的时候得分清楚。”林军松向记者介绍,硬板火车票是按照列车类型分类提前做好制式,有普快、特快、直达,以及客快联合票、客卧联合票等上百个组合。“售票时,我们要详细了解旅客需求,然后从数百个小格子里找到对应的票,用算盘计算好票价,再手写好小纸片贴在车票背面。还会特别嘱咐旅客,这个小纸片不能弄丢,不然上车就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了。”林军松笑着回忆。拥挤的绿皮车所特有的“哐次哐次”声一去不复返,但硬板票却如同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人们渴望归乡的执着与坚定。虽然使用起来略显笨拙,但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回家体验早已深深印刻在无数人心中。
1997年,南昆铁路全线开通。这条连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和云南省昆明市的国铁Ⅰ级干线电气化铁路,是当时广西最先进的铁路线路。林军松收藏了南昆铁路开通当天的纪念站台票。“南昆铁路开通后不久,南宁站销售的火车票也更新成软纸火车票。”林军松告诉记者,软纸票是在售票时现场打印,极大地缩短了售票时间,也见证了我国人口红利释放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林军松的记忆里,当时的火车票只提前3天起售,人们满怀着对回家的渴望彻夜排队。林军松说:“春运一到,上班坐下就不挪窝,就怕耽误旅客买票,有时候喉咙都喊哑了,敲击电脑键盘的手指都是麻的。”
对火车和铁路系统有着浓厚兴趣和热爱的火车迷王堃,火车票于他而言是每一段旅途回忆的重要收藏。“这是2013年12月28日广西开行的首趟高铁列车G530次桂林到北京西的车票,它的开行意味着广西成为全国首个开通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王堃颇为自豪地又拿出了另一张软纸火车票,“这张是2天后,2013年12月30日南宁站发出首列正式运营的动车组列车D8204次的车票,标志着南宁站高铁运营就此拉开序幕。”
随着动车时代的到来,第三代火车票——磁介质火车票也随之“上岗”。“最开始磁介质火车票是粉红色底纹,四角为弧形。上面没有旅客身份信息和二维码。后来才是我们常见的浅蓝色底纹有旅客信息和二维码的车票。”王堃拿出两张不同颜色的磁介质火车票,边对比展示边说。
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随着12306网站的开通,春运大军的购票“地点”,从车站售票处转移到电脑客户端,再到手机端,林军松的工作重点也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大家都在线上买票,来窗口排队的一般是临时购、改、退票的旅客,或者无法使用线上购票的老人、外籍旅客,以及需要我们提供中转规划建议的咨询类旅客等。我们的工作重点也从‘卖好车票’向‘做好服务’转变。”林军松说。
2024年11月1日,全国铁路客运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纸质火车票将在2025年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今年春运应该是最后一个能取到纸质火车票的春运了。”昨日特意到南宁站取纸质火车票的王堃说。没有纸质火车票作为回忆载体后,王堃打算用相机镜头记录下更多关于火车的旅途。“前不久,南珠高铁南玉段开通,我亲眼见证了广西实现‘市市通高铁’的辉煌时刻,还体验了最新的智能复兴号……这些照片和视频是我的记忆,也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见证。”
火车票,一张小小的纸片,如同一封时光的信笺,把漫长岁月与人们的回忆、情感紧紧相连。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存在,都将继续记录人们的每一次出行与归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记者 阮晓莹)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