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甲型流感有妙招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刘珍 任志玲 黄烛庆 韩柳丹 包厚力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流感流行季节,甲流常常来势汹汹,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了解甲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我们有效应对这一疾病至关重要。

一、认识甲型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比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就可能感染。另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等部位,也可能引发感染。

甲流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感染后一般会突然发病,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还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咽痛、流涕、鼻塞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二、甲流预防措施

(一)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当病毒入侵时,抗体就能发挥作用,降低感染的概率,即使感染了,症状也会相对较轻。建议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一般是9—11月)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更应积极接种。

(二)日常防护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在流动水下揉搓双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触摸公共物品后,以及饭前便后。如果没有流动水,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佩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到商场超市购物等,要佩戴好口罩。口罩能够有效阻挡飞沫传播,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要注意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确保口罩贴合面部,遮住口鼻。

3.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在学校、办公室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三、甲流的治疗

(一)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疑似甲流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询问病史、症状表现,结合血常规、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等检查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一旦怀疑感染甲流,应尽快开始治疗,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

(二)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甲型流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甲流的关键。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一般建议在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但即使超过这个时间用药仍然有一定的益处。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服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2.对症治疗药物。针对甲流患者出现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药物。比如,高热患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来降低体温;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也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三)居家护理

1.隔离休息。确诊甲流后,患者应尽量居家隔离休息,避免外出,以免传染给他人。最好单独居住在一个房间,保持房间通风良好。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与家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佩戴好口罩。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患病期间,患者和家属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症状的缓解或加重情况等。如果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痛、意识不清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补充水分和营养。患病期间,身体消耗较大,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多喝温开水、淡盐水等,以防止脱水。同时,要保证营养摄入,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少食多餐。

甲型流感虽然来势汹汹,但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规范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应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积极预防甲流。如果不幸感染甲流,也不要惊慌,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治疗和护理,相信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阅读量:990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