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巧“充电” 收获促成长——南宁市优秀教师代表为中小学生制定寒假计划支招

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这是近期家长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生在家如何平衡学习和娱乐,做到既能有所进益,又能开阔眼界?家长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在欢度假期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本期《南宁教育周刊》邀请南宁市优秀教师代表为学生、家长支招。

小学篇

合理做规划 身心更健康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寒假不仅是放松与调整的假期,更是自我提升与超越的好时机,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假期,合理规划每一天,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行走阅读,探索世界,感悟幸福。大家可以利用假期出门走走,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巍峨山川、潺潺溪流、古老村落、繁华城市,每一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生动课堂。读书,不只在室内,我们还可以在行走中阅读,更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更深刻地理解幸福的真谛。无论是文学名著、科普读物,还是历史传记、诗词歌赋,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妨写下自己的感悟与体会,让思考成为阅读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滋养心灵的甘露。

传承文化,领略传统,感受韵味。寒假里,大家可以参与写春联、剪窗花、猜灯谜、制作传统美食等充满仪式感的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明白传承的意义所在,学会尊重传统、珍惜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锻炼身体,筑就堡垒,储备能量。寒假期间也别忘了给身体加油充电。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比如迎着晨光在公园里慢跑,感受心跳与自然的共鸣;或是潜入蔚蓝的泳池,像鱼儿一样自由穿梭;或是约上三五好友,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别忘了制定一个规律的作息表,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为新学期储备满满的能量。

心怀热爱,奔赴山海。循梦而行,芳华待灼。期待在大地春色摇曳之时,我们可以携手校园,遇见更加美好的彼此。

陪伴与引导 充实又多彩

寒假不仅是学习途中的短暂停歇,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阶的绝佳时机。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寒假小妙招,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度过充实丰富而又精彩的假期。

巧定计划,假期畅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假期计划,充分听取孩子想法,融入学习、娱乐、休息与运动等内容,这样他们执行起来会更积极。跳绳、踢毽子等运动趣味性强,对孩子较有吸引力。每天适量运动能让孩子以健康体魄迎接新学期。

练字打卡,提升气质。书法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孩子通过一笔一画的练习,既能培养耐心,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假期是提升书写水平的黄金时段,每天应花15至20分钟练字,家长应提醒孩子保持正确坐姿与握笔姿势,这对书写和身体发育都有益。

多读好书,开拓视野。阅读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除学校要求的书外,课外书也不可少,不同类型的书能帮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挑选喜欢的图书,在经典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外经典小说名著里体味不同文化的碰撞与魅力。

体验非遗,传承文化。寒假还可以带孩子参加非遗体验活动,如剪纸、捏面人、制作中国结等,这些非遗项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孩子动手实践,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如和孩子一起制作漂亮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既能增添过年的喜庆,又可以传承古老技艺。

走进基地,厚植情怀。寒假带着孩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历史故事与英雄事迹激发孩子炽热的爱国情怀;走进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欣赏文物、聆听讲解,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孩子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与引导,让我们利用好寒假,为他们的成长积蓄力量吧。

初中篇

以课本为翼 让知识鲜活

寒假里不妨“跟着课本去旅行”,在旅行中拓宽视野,在习俗体验中传承文化,让课本知识在实践中鲜活起来。

身随经典,丈量山河。体验课文中的美景,知识便会在旅行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走近“三峡”,感受湍急水流与高耸山峰,领略古人笔下的壮美山河;循着英语课本的旅行线路,爬山赏河,漫步森林,感受张家界独特的峰林景观;跟着地理课本去桂林,体验喀斯特地貌造就的秀美景观。还有课本里的老舍茶馆、岳阳楼、壶口瀑布都是值得打卡的旅行胜地。

心游线上,对话历史。丰富的博物馆线上资源能帮助我们拓展课本知识,“触摸”历史。登录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从远古到明清的各类文物图片琳琅满目,直观展现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成果。“智慧国博”App的3D文物展示、虚拟展厅等互动体验,能让我们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进入故宫博物院官网的“全景故宫”,可以在线游览各个宫殿;通过“数字文物库”能“近距离”欣赏珍贵文物。登录北京自然博物馆官网,在“恐龙公园”“古哺乳动物厅”等虚拟展厅,能学习恐龙、猛犸象等远古生物知识,直观了解生物进化历程和生态环境变迁历史。

行于日常,传承文化。日常生活中也能探寻课本里的习俗文化。英语教材介绍春节习俗,语文课本里不乏对传统节日的描述,政治课本从文化传承角度对传统节日进行解读。春节期间,不妨依照课本里的习俗文化,感受本地新春氛围。与家人一起贴春联,品味文字与书法之美;动手制作年夜饭,用文字或照片记录阖家欢的温馨时刻;参与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勃勃生机。

积蓄新力量 迎接新挑战

合理规划时间是平衡学习与娱乐的基础,制定科学的寒假计划是关键。制定计划前学生应先思考几个问题:你的寒假目标是什么?你的寒假任务是什么?你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老师和家长有什么要求?把寒假重要的事情一一列出来,再分阶段管理寒假。

阶段一(腊月二十八之前):学习为主

每天安排2至3小时用于完成寒假作业,将作业按科目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到每一天,避免假期前期过度放松、后期疯狂补作业的情况。同时,利用假期预习下学期课程。预习数学时,先通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英语方面,坚持阅读及积累词汇。语文方面,阅读经典名著《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等初中必读书目,记录好词好句和阅读感悟,提升文学素养。

阶段二(腊月二十九至大年初七):放松为主

尽情享受过年的欢乐气氛,家长帮孩子实现一些小愿望,让孩子身心愉悦。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适当的娱乐能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创造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和小伙伴一起打篮球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社交能力。家长还可以陪孩子去登山、一起进行亲子游戏,这样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阶段三(大年初八至开学):收心为主

家庭教育在寒假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尽快收心,回归状态,例如调整作息时间,检查寒假作业,复习知识点。当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初中生在寒假尽量做到学习与娱乐的平衡。有了目标,有了事项,只要能按计划实施,孩子们一定能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为新的学期积蓄力量,迎接新的挑战。

高中篇

自律绘假期 知识启新程

寒假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漫长征程中的补给站,为下一段拼搏之旅积蓄能量。它不应被慵懒与懈怠占据,而应以充实和自律为主旋律,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谋定而后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假期计划,明确假期目标、作息时间、学习计划及锻炼娱乐安排。例如,设定每天的学习时间、每周的运动频次及阅读目标,让假期生活有条不紊。可利用学习管理类App(如番茄ToDo、Forest等)设置学习任务和专注时间,提升学习有效性。

学习的精进——同学们应梳理上学期的知识点,那些课堂笔记中的重点、作业里的错题,都是温故知新的重点。针对薄弱学科,要重做错题、钻研同类题型,直至融会贯通。预习下学期的课程可在新学期的学习中抢占先机。可与同学互相监督,在学习群组中打卡,分享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成果。还可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如“B站”上的学习UP主干货、智慧中小学的精品课程,开启知识“云旅行”,让学习不“歇菜”,脑子不“生锈”。

精神的滋养——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塑形期,阅读是塑造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文学名著、科普佳作、时事评论等皆是“良师益友”。在阅读中,思维视野得以拓宽,思想深度更加深邃。寒假期间,每天安排固定时间阅读,让书香浸润心灵,为成长注入养分。

张弛要有度——适度的娱乐和运动是调节身心的良方。与家人共享温馨的春节时光,感受亲情的温暖;约上三五好友,在球场上释放活力,让汗水挥洒青春激情;伴着舒缓音乐,练习书法、绘画,让内心归于平静。此外,家长也可以组织家庭活动,如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或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的寒假,应以知识为笔、实践为墨、修养为纸,书写青春岁月里的精彩篇章。

做好平衡术 高效学与玩

寒假是提升自我、享受生活的好时机。合理规划时间,平衡学习与娱乐,就能在知识的汲取与欢乐的体验中度过寒假。

分阶段规划,张弛有度。寒假遇上春节,需按不同阶段合理安排。腊月二十九之前,每天上午安排2至3小时,专注地完成部分寒假作业。下午可以针对薄弱学科进行复习。腊月二十九至大年初三,尽情享受过年的氛围,陪父母一起走亲访友,联络亲情友情,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大年初五至开学,要逐渐收心回归学习。调整作息,早睡早起,让身体适应学校的时间节奏。检查并完成剩余的寒假作业,每天抽出1至2小时预习下学期的知识点,比如预习语文课文的大意、数学新章节的基础概念等,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与娱乐。每天上午完成学习任务后,下午可以安排自己的兴趣活动。喜欢绘画,就拿起画笔,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热爱音乐,可以沉浸在乐器的练习中,弹奏出动人的旋律。还可以约上好友一起运动,在释放压力的同时增强体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晚上是阅读的好时光,挑选一本经典文学作品,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或者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奇妙的科学世界;抑或是阅读人物传记,感受伟人的成长历程。读完之后,写下简短的读后感,锻炼自己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学习提升有法,稳步进阶。针对薄弱学科要查缺补漏。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辅导资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观看在线课程,聆听名师的讲解。构建学科知识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提升综合运用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我提升,可以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父母单位进行职业体验,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前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版文字:莫俊 陈媚 收集整理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阅读量:495 编辑:杨岚 实习生 杨丽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