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共享电单车运维员:他们是细心“车保姆”

‍编前语

十二个时辰,十二种坚守。从子时到亥时,他们用“看不见”的坚守,保障我们“看得见”的生活。今起,本报以十二时辰为序,记录一线工作者默默坚守迎接新春到来的故事。子时开始忙碌的“白衣天使”;辰时爬上百米高楼劳作的“高空蜘蛛人”;二十四小守护万家灯火的“国门卫士”……他们用付出和坚守,让春节更加喜庆、热闹、平安。

午时(11时至13时)

人物:共享电单车运维员

摆放调度 清洁保养 他们是细心“车保姆”

清洁、维护、调度……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共享电单车运维员,就像“保姆”,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都在细心呵护车辆的“健康”,让市民享受出行便利。

1月13日,一个忙碌的工作日。中午11时许,在南宁地铁1号线南湖站B2出口附近投放点,记者见到了滴滴青桔南宁市共享电单车运维调度员韦海明。当天,他上的是早班,时间点是早上6时至下午4时,中午休息两个小时。

记者见到身穿青桔绿马甲的韦海明时,就注意到了他布满厚厚老茧的双手。察觉到记者诧异的眼神,老实憨厚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这些都是日积月累留下的工作印记。”

韦海明将共享电单车从运维车上送到人行道停车区摆放整齐。‍

今年39岁的韦海明是南宁市武鸣人,2022年加入滴滴青桔共享电单车运维调度员行列。“目前主要负责青秀万达、金湖广场、埌西片区的滴滴青桔共享电单车运维调度工作,作业范围6~8公里。”韦海明说,他负责的区域比较大的投放点有七八个,主要包括地铁口、广场、商场、公园及沿路小区大门附近。

来到投放点,只见韦海明跳上运维车,抓住一辆共享电单车,抬车头、挪车尾,看似颇有分量的车就顺着轨道丝滑溜到地面,车头朝外整齐摆放在人行道上的停车位里。“这车应该不轻吧,但看到你的操作却很轻松。”记者说。“的确不轻,每辆车带电瓶都有55公斤,所以要懂得运用惯性和巧力操作。”说话间,韦海明把刚卸下的共享电单车顺着轨道推上运维车,示范了一次装车过程。

“装满一辆货车需要上下车40次,半个小时左右。一次搬运20辆车,每辆车55公斤,来回一趟装卸重量达到1100公斤。一天一个班次少则4车,多则6~7车。”韦海明说,在市民用车的高峰期需要不停清运,否则共享电单车很快就会蔓延到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上,造成交通拥堵。“这要求我们保持全天候多趟巡查,及时清理车辆,保证共享电单车的正常运转和停车秩序。”

记者留意到,除了装卸调度共享电单车,韦海明随身还携带有螺丝刀、尖嘴钳、清洁剂、铲刀、抹布。他说,除了按系统工单指令将车辆从淤积点位调度到高需求点位或将车辆从冷点调度到热点之外,他还要负责所投放车辆的清洁保养,例如对车身小广告清理、车身擦拭,调试刹车/链条、更换坐垫等保养工作。

“每天这么大的工作量,辛苦吗?”记者问韦海明。“辛苦肯定是辛苦的,但是感觉很充实,看见人们在需要用车的地方都能骑上我们的滴滴青桔共享电单车,辛苦点也值得了。”他憨笑说,虽然这份工作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但却需要有责任心、不怕吃苦、能承受工作压力,有团队协作精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众多共享电单车运维员中,除了像韦海明这样负责调度的运维员,还有负责更换电瓶的换电员,以及负责摆放和寻找失联、故障、闲置车辆的找摆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希望广大市民都能文明用车、规范用车,方便自己,方便大家,也为他们减轻一点工作量,让共享电单车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记者 陆增安/文 宋延康/图

扫码看更多

阅读量:396 作者:陆增安,宋延康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