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呼噜声,危害知多少?

■桂林市中医医院 黄秋琴

说起打呼噜,大多数人都以为可能是累着了或者睡眠质量变好了才会打呼噜。可是,打呼噜真的只是身体疲劳或睡得香的表现吗?其实,经常忽高忽低地不规则打呼噜,可能隐藏着大问题。下面一起来了解睡眠杀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一、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鼾睡不均匀,有呼吸暂停现象,呼吸停止持续的时间超过10秒,即为呼吸暂停。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的睡眠超过30次,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即可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气流无法进入肺部,就会产生鼾声和暂时性的呼吸停止,临床表现为睡眠时打呼,反复呼吸暂停、憋气、多梦易醒,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等;长期大量饮酒、抽烟、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会导致发病率提高。

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不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造成白天犯困、乏力、精力和体力下降、反应迟钝,还可以导致和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癫痫、阳痿和心律失常等20多种疾病。

三分之一的高血压病、五分之一的心脑血管疾病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引起,如果长期受其困扰,就有可能在睡梦中猝死。如果不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5年病死率为11%~13%。因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被称为睡眠中的隐形杀手。

三、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因素

1.肥胖: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的病因,体重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正相关。

2.男性: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但绝经后女性其发病率与男性大致相当。

3.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这可能与上气道扩张肌松弛、上气道口径变小以及呼吸中枢对各种不同的呼吸刺激的反应性减低有关。

4.内分泌疾患:约25%的甲状腺功能低减和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5.遗传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种族差异性。

另外,鼻部疾患、咽壁肥厚、扁桃体肥大、巨舌、先天性或获得性小颌等也参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和发展。

四、打呼噜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吗?

打呼噜只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一个标志性症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前兆。20%~45%的打鼾者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普通打呼噜者的呼噜声均匀规律,一般在仰卧位、劳累或饮酒后的睡眠时出现或加重。

如果呼噜声响亮而不规律,时断时续,声音忽高忽低,就标志着上气道狭窄加重,有上气道阻塞发生,便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如果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平均每小时发生5次以上且有白日嗜睡现象,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平均每小时发生15次以上且无症状和心脑血管疾病,医学上将其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因此,打呼噜不一定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基本上都有打呼噜的症状。

五、如何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如怀疑患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到医院的睡眠呼吸专科门诊就诊。如果该医院没有睡眠专科门诊,则可到呼吸科、耳鼻喉科、神经科或者口腔科等科室就诊。就诊后需进行相关评估并完成夜间的睡眠呼吸监测,确定睡眠呼吸暂停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夜间间歇性缺氧和睡眠质量等情况,对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六、患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该怎么办?

减肥或理想体重的维持,是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治疗的重要策略。严重肥胖者还可选择外科手术减肥。但是,单独应用膳食减肥法并不能治愈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联合其他有效的方法,比如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使用口腔矫治器、药物治疗等。

1.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首选的有效方法,通过持续的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维持气道通畅,可有效改善夜间缺氧和鼾声问题。

2.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疗法无效、鼾声响度大于60分贝、睡眠期每次憋气持续时间20秒以上等严重鼾症患者。可施行腭咽成形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等手术,但需注意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3.使用口腔矫治器:如使用阻鼾器,打开呼吸通道,提高通气量,改善供氧,消除或减低鼾声。

4.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缓解鼾症症状。

5.其他治疗方法: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避免在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呼吸道堵塞;增强体育锻炼,避免烟酒嗜好等。

阅读量:396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