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沃柑、火龙果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快来体验水果“自由”

作为广西老牌的“果篮子”,近年来,南宁市着力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水果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助推“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同时依托南宁作为广西最大水果集散中心的有利条件,各种水果畅销全国,热销海外。在南宁,水果可以轻松实现吃得“自由”、买卖“自由”。

春节前夕,南宁各地的沃柑基地相继进入采收高峰期。在江南区苏圩镇一处沃柑果园内,一行行起垄种植的沃柑果树一眼望不到尽头。走近一看,“金珠”簇簇,硕果迎风,四面八方传来的剪果“咔咔”声和农户们的欢声笑语,共同奏响了乡村振兴丰收协奏曲。

广西君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摘工作人员梁丽珍说:“我是本地人,来这里做工,我一天能摘1000多斤。”

 广西君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宇波说:“我们周边有230多亩沃柑、柠檬,我们种了一些竹笋,未来我们想在水肥各方面把果的品质再次提升,今年总产量最多的时候大概有200多万斤。”

在稳定规模的同时,君德农业逐步开始加强科技投入,实现农旅融合,进而对产业实现提质升级。

广西君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宇波说:“目前,南宁沃柑的产量也逐渐在上来,我们这个园区主要是做一些差异化的竞争,做一些品牌,还有我们的采摘营销,结合园区的研学,青少年的活动加上我们的团建,所以我们这块地基本上是生态型的果。”

在全市层面,2024年,南宁的沃柑、火龙果产业规模依然居全国之首。目前正依托南宁市作为广西最大水果集散中心的有利条件,“海陆空”全方位帮助本地特色水果开拓市场,推动水果贸易商落户南宁,助力南宁水果全产业链发展。

广西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处长车江旅说:“我们南宁的武鸣沃柑和火龙果,也是南宁水果一张靓丽的品牌,目前我们走出去,一个就是抓好场地的标准化生产,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延长货架期,保证果品出口或者卖方市场上有长的货架期,保证我们的品质,同时更要注重市场开拓跟品牌的打造。”

放眼全区,水果是广西6个千亿级特色农业产业中的一个,其产量连续6年全国第一,果树种类占全国种类的70%,这里出产超过200种的水果。另外,我们不仅本地水果多,大家爱吃的榴莲、山竹等东盟水果,有一半以上是通过广西进口的。

中国东盟RCEP总商会会长陈云祥说:“广西希望加大力度,介绍更多广西的当地水果,出口到东南亚甚至到全世界,在对接方面,特别是广西的商家,都安排了点对点的对接,这是非常重要的。”

泰国企业、皇家庄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勐说:“目前泰国榴莲的最大消费市场就是中国市场,在政府推动的标准互认这件事情上为泰国农业、泰国的热带水果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更便捷地送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也可以让中国的消费者能够吃到更健康的水果。”

未来,随着广西“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优势凸显,越来越多的外国水果竞相入桂。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快速通关,一站到达。

(记者:黎明 黄胜 通讯员:杨敏卓 李汶 梁盈 杨敏卓 李汶 梁盈)

阅读量:891 编辑:陆丽珍 刘晓彬(实习) 责任编辑:李绍华 值班编审:徐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