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快看!南宁的年味,越来浓了!

今年的蛇年春节

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红红火火的南宁

年味“氛围组”已就位

大红灯笼高高挂

迎新饰品正热销

红红的中国结、流光溢彩的花灯

年节的装饰点缀着大街小巷

喜庆氛围拉满

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

年味,在“热气腾腾”的水街里

1月22日,2025年“寻味老南宁”暨“迎新春·南宁水街非遗美食展”活动举行,当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邂逅”非遗美食,老南宁味道便缓缓铺陈开来。水街,这条承载着南宁人岁月记忆与情感寄托的老街,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用美食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活动现场,水街美食行业协会众多商家纷纷亮相,带来各具特色的非遗美食和年货产品。展位上,生榨米粉、年粽、粉饺、粉虫、鸳鸯糊等传统美食琳琅满目,每一道美食都是老南宁的独特记忆与情怀,让前来品尝的市民大饱口福。生榨米粉是南宁的传统美食,它的制作技艺于2016年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此外,主办方还邀请了主播进行现场直播,通过线上平台向广大网友展示水街非遗美食。主播用生动的语言和镜头,将现场的氛围和美食的风采传递给网友,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南宁水街的非遗美食。

年味,在喜庆热闹的花市里

2025南宁市迎春花市在广西花鸟市场启幕,记者走进花市发现,鲜艳的红灯笼挂满街区,年味十足。摊位上,大花蕙兰、蝴蝶兰、冬青等各种各样的绿植、年霄花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代表好意头的黄金果、寓意鸿运当头的红掌、象征美满幸福的蝴蝶兰,格外受青睐。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迎春花市增添了不少特色和造型新颖的花卉品种,比如寓意健康平安的苹果盆栽占据了“C位”,而许多盆栽和花卉小品,也都挂上了红包、醒狮、生肖蛇以及红色的吉祥标语等小挂件,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氛围。商家告诉记者,随着春节临近,年霄花进入了消费旺季,市民的需求量比平时上涨了3倍左右,由于今年是暖冬,利于花卉的生产和运输,所以,价格变动幅度不大。

据了解,2025南宁迎春花市将持续到除夕,为了满足市民购买年霄花的需求,迎春花市特地开放了夜市,夜间营业至晚上10时。市民可以在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后,再与家人一起来逛花市,感受夜间浓浓的年味。

年味,在家常的传统美食里

在众多寓意美好的春节美食中,少不了年糕的身影。年糕寓意“年年高”,是我国的传统美食,软糯香甜的年糕,不仅是年味的体现,也让团圆更有滋味。

劳先生是一名美食制作达人,春节临近,他开始忙着准备制作年糕,赠送给亲朋好友。他告诉记者,在南宁,制作年糕的历史悠久,也是很多家庭春节的重要活动,长辈将制作工艺传给晚辈,承载着家族情感的记忆,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让大家记住家乡的味道和传统。

包粽子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风味和文化意义。在我们广西的大多乡村里,过年包粽子是古老的传统,寓意包“中”。

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村民,正围站在桌子前,熟练地将粽叶折叠成锥形,填入糯米,再用粽叶紧紧包裹,最后用细绳扎紧,一个个形状规整、饱满诱人的粽子便呈现在大家眼前。

村民苏花凤告诉记者,包粽子、做腊肉、做糍粑等等,是乡村春节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她家都坚持包粽子,让传统习俗得到传承延续,留得住“乡愁”,也让年味更加浓重。

这年味,你爱了吗?

阅读量:1980 编辑:陆丽珍 刘晓彬(实习) 责任编辑:李绍华 值班编审:徐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