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陈蕾)农历乙巳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为了让小朋友们提前感受年味,广西博物馆昨日特别安排了两场“瓯骆学堂”公益研学课,以及“文化遗产周周学”手工活动,让大家一同学习春节传统习俗,感受充满活力的“中国年”。
公益研学课上,老师教孩子们制作“发财树”。 记者 宋延康 摄
在广西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瓯骆学堂”以春节为主题,向小朋友们深入浅出地介绍春节的由来、寓意以及发展历史,同时结合珍贵文物,解锁蛇文化“密码”。如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来自广西的珍宝——蛇蛙纹铜尊,这件铜尊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酒器,以蛇和青蛙元素来做青铜器上的装饰,是长江流域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民族融合的反映。
“文化遗产周周学”则为亲子家庭安排了好看又简单的扭扭棒“发财果”,在博物馆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通过剪裁、对折、扭一扭的方式制作树干和果实,一株株红红火火的“发财果”也增添了喜庆的新年氛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