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黄洪昆)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武鸣区锣圩镇大杨村通过流转村组土地至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甘蔗产业,带领群众将家门口的荒地改造成“宝地”,一年来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2万元左右。
时值寒冬腊月,武鸣区锣圩镇大杨村那良屯连片的甘蔗基地却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近60亩的甘蔗长势喜人,农友们卯足了劲儿挥动手中的镰刀在地里采收。该屯将部分土地流转至村集体名下,开垦种植甘蔗,不仅盘活了原来的荒地,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从开始的土地翻耕、整顿,再到种甘蔗,施肥,我样样都参加了。”在54岁的大杨村村民杨正希看来,发展甘蔗种植给留在村里务工的人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大家的生活。“我在这个甘蔗基地陆续干了几个月了,赚到了5000多元钱,这对于我的家庭很有帮助。”
为了让村集体经济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大杨村邀请甘蔗种植专家到村里给村民培训,面对面传授农作物翻耕、种植、施肥等实用技术,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大杨村甘蔗基地2024年以来带动20余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为村民带来平均5000元/人的收入,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2万元左右。”大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仕班介绍。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