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2024年南宁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南宁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南宁市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的教师代表受表扬。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讯(记者 宾艺苑 黄红锦)教育,关乎发展大计,也是评价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4年,南宁市教育系统将绩效考核作为统筹全盘工作的“总抓手”,以创新赋能,用改革破局,源源不断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为绿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持续擦亮“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品牌。
优质发展 擦亮绿城教育名片
下课铃声响起,良庆区锦玉幼儿园里沸腾起来,孩子们在崭新的校园里尽情嬉戏。2024年,我市新增31所自治区、南宁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普惠教育的阳光照亮更多孩子成长之路。
南宁发挥绩效考评“指挥棒”作用,将教育品质提升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聚焦广大群众关切的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现实需求扎实开展工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控辍保学成果斐然;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2024年以来新建和改扩建高中10所,新增学位超2850个,示范性高中、星级特色高中不断涌现,县域高中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位居全区前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南宁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推出温暖人心的资助政策,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学上,惠及学生84.93万人次;中小学幼儿园率先在全区实现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确保安防建设“4个100%”动态达标,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南宁市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备考体系系统全面,高中教育质量领跑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亮点频现、成果显著;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中心率先设立,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斩金夺银,居全区第一。
人才吸引力持续提升,名师闪耀南宁。去年我市有5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39人荣获自治区模范教师称号,均居全区榜首。
以学促产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2024年5月29日,2024“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举办,中国广西的众多高校组团参展,其中,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华为技术(马来西亚)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共建中国—马来西亚现代工匠学院合作备忘录,彰显南宁市“以学促产”的蓬勃活力。
新设与全市三产结构比例适配的31个专业,携手39家企业、43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建南宁市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2024年以来,市教育局在绩效考核“风向标”的指引下,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和“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精心布局“双核心一高地多节点”的职业教育新版图。
市教育局还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专业集团与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国际化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推进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高标准建设,促进海外实习实训基地落地生根。同时,新增高等教育服务科,推动桂电卓越工程师学院等项目落地,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硕士”贯通培养体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我市职业教育注入了新动力,更为做好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建设工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绿城教育事业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党旗引领 教育改革加剧嬗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
南宁市深化教育系统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主题教育与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全覆盖,执行率大幅提升。基层学校党建活力焕发,“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与南宁教育党建高质量发展培育工程并进,为教育注入强劲动力。
纪律建设紧抓不懈,党纪学习教育深入人心,我市教育系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持续全面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提质增效,新增3所自治区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和11个自治区清廉广西建设示范单位,清廉之风吹遍校园。
党旗引领下,教育改革破浪前行,学校发展与师生成长同频共振,高质量党建成为教育创新的红色引擎。连续三年在自治区教育政府履职评价中稳居榜首,获三连冠殊荣。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是广西唯一;1区7校入选国家级各类教学改革实验区(校),也是全区之最;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南宁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入选2024年新设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南宁市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获得自治区市域产教联合体立项,在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实现获奖总数十四连冠。
一项项成就,彰显了南宁市教育综合改革的“首善担当”,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南宁经验”,书写了南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