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春节,广西南宁市各地举行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其中,上林县明亮镇延续炮龙活动传统,三条炮龙随着热烈的鞭炮声从除夕夜开始沿街舞动,直到大年初一傍晚才结束,为全镇家家户户送出新年的祝福。炮龙活动为当地营造了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同时展示、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
群众燃放鞭炮参与炮龙。
据了解,炮龙是明亮镇春节期间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至今已有许多年头。活动从除夕前几日开始,镇上青年组成的炮龙队每天不定时敲锣打鼓,举着炮龙游街。每当这时,镇上的孩童总会跟着炮龙跑,摸摸龙须、碰碰龙鳞,氛围格外欢乐喜庆。游街活动除了展示炮龙文化,同时向家家户户传递龙信,告诉大家炮龙活动的信息。
到了除夕当日,傍晚吃过年夜饭,炮龙队开始集结,舞动炮龙前往镇上各方向的社坛和庙宇,完成炮龙的开光仪式。近晚上7时,天色变暗,炮龙活动从该镇中心广场展开,三条炮龙分别前往三个方向,以十来户为一段沿街舞动。炮龙所到之处炮声震天,人们将点燃的鞭炮甩向龙头或龙尾,舞龙者则不断摆动炮龙,希望摆脱鞭炮的缠绕,现场氛围格外热烈。“大家都想将鞭炮挂到龙头上,挂得越久寓意来年越顺利。为此,我准备了一大箱鞭炮。”群众李道华说。
一夜过后,炮龙龙头只剩下“骨架”。
由于炮龙活动沿街展开,道路通行会受到一定影响,炮龙队专门安排人员疏导交通,确保活动有序展开。虽然受到炮龙的影响行车暂停,但过路群众都很支持,也享受着这项被誉为“东方狂欢”的活动,纷纷停下车观礼,拿出手机拍照。“理解的,我们也喜欢看。炮龙很热闹,过年才更有氛围。”路过的司机周先生说道。
从除夕夜开始,明亮镇的炮龙活动持续至大年初一傍晚才结束,几乎进行了24个小时。其间,由于群众参与热情高涨,炮龙队还更换了被炸得只剩下“骨架”的龙头。
“这是我们明亮镇的传统,从老一辈传下来的,一代一代人接力传承。现在参与舞龙的都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镇上的男孩基本都参加过炮龙活动。”炮龙队相关负责人黄祖军说,以前明亮镇只有一条炮龙,不舞完全镇不休息,往往通宵到大年初一上午才结束。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城镇的发展,一条龙已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因此炮龙队今年准备了三条炮龙。
另外,为了不影响群众休息,凌晨2时许活动便偃旗息鼓,天亮后再继续。“今年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准备的鞭炮很多,基本上每一小段表演都要舞半个多小时,等群众鞭炮放完后炮龙队才能离开。舞龙很辛苦,但是看到群众们开心,我们也开心,更希望这项传统活动能延续下去。”黄祖军说。
据悉,炮龙活动结束后,炮龙将被妥善放置好,待元宵之夜再拿出来游街,最后集中焚烧。寓意有头有尾,“送龙升天”,祈福新年风调雨顺。(记者 林显威 文/图/视频)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