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位于平陆运河南宁段建设现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让人感到热气扑面。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为了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平陆运河南宁段的建设者们依然坚守岗位,奋战在施工一线,他们头戴安全帽,穿梭在黄土地、水泥沙中,为项目拉满“进度条”。
去年12月14日,平陆运河马道枢纽船闸上游新福锚地12号靠船墩顺利封顶。历经四个多月,新福锚地的13个靠船墩至此全部建设完成,标志着平陆运河全线首个锚地全面竣工。眼下,春节临近,数名建设者正在建设现场进行开挖疏浚、护岸等收尾工作。一名用铁锤将粗厚的钉子凿进河岸边坡上的工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平陆运河航道1标段护岸模板工宁成理说:“现在我在正板、在加固,模板的固定一定要用这个钢筋来打下去才得,这种设计是保护水土流失,同时比较美观。”
宁成理来自钦州市浦北县,去年9月开始加入到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当中,目前主要负责现场工程的护面混凝土模板的安装及打磨拆卸等工作,因为经验丰富、平易近人,和他一起作业的工人都亲切称他为“宁工”。工地现场,宁成理经常在岸坡爬上爬下,认真仔细地检测每一层土模版。
平陆运河航道1标段护岸模板工宁成理说:“每天大概是跟工友一起在工地现场,大家一起做工,工作时间就是早上七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六点。”
宁成理告诉记者,他做了二三十年项目,平陆运河工程是世纪工程,是他参与的最大的一个项目,为了平陆运河早日通航,为了家乡的建设发展,他和工友们主动申请今年不回家了,就在工地过年。
宁成理今年52岁,在大大小小无数个工地里打拼了几十年,从懵懂青年干到了成熟中年,也从青涩的建设者一路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负责人,那些曾经参与建设的工程,成为了珍贵的青春记忆,而平陆运河的工地在他的工作经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次提及平陆运河,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份自豪感来源于对平陆运河工程建成的无限期待、来源于奋斗拼搏多时项目进展成效显著,还来源于团结互助、和谐友好的工友们。
平陆运河航道1标段护岸模板工宁成理说:“我们有本地的,还有湖南的、四川的、山东的,氛围很好,大家团结,大家会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感受到项目部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希望在新的一年,农民工个个身体健康安全、大家平平安安,做好工作。”
将扎丝对折,对折处留出孔,然后将扎钩穿过扎丝孔,再抵住扎丝另一头,顺时针旋转拧紧,固定钢筋的工作就完成了,每天拧上上万根的扎丝对平陆运河航道1标段护岸的钢筋工人李港来说是家常便饭。李港今年25岁,来自湖南省邵阳市,去年四月开始参与平陆运河南宁段的工程建设,这名年轻的工人形容自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补哪里”,虽然身在异乡,但平陆运河项目工友们却给了他家一样的温暖。
平陆运河航道1标段护岸钢筋工李港说:“刚来的时候,我们刚开始还是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结束后,就开始做护岸工程。刚来的时候对这些地方都是很陌生的,但是久而久之,跟同事共处久了,就慢慢习惯了,想家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去就可以了。”
记者发现,“工地里大伙一起过大年”成为现场许多工人的共识,眼前是黄土泥沙,耳畔是设备敲打声,但是有工友的地方就有年味儿,“就地过年”尽显工人们的责任和担当。
平陆运河航道1标段护岸钢筋工李港说:“平陆运河是广西最大的世纪工程,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把它干出来。今年春节就打算不回去了,和我一起在共事的有60多名,大家都在,也就相当于是一家人。”
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工程师陆家琨说:“截至目前,平陆运河(南宁段)在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共635人,机械船舶设备367台,累计完成产值13亿元,完成合同额的75%,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1868万立方米,完成航道内土石方量的95%,大型水工建筑物均已完成,航道护岸防护整体完成55%。预计2025年6月30日基本完成除有影响区域外的土石方及护岸工程等。”
记者手记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是一项庞大的世纪工程,包含了不计其数的工种,融汇了无数基层工作人员贡献出的力量。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许多建设者们依然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这个新年,他们把新年的温暖和热闹留在了工地上,用忙碌的身影和步伐在平陆运河施工现场上撰写出醒目的“敬业福”。
(记者:韦柳倩 甘健 实习:刘钰琦 通讯员:覃健辉 李嘉鑫)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