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博物馆里过大年,让年味更有文化味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博物馆逐渐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去处,特别是今年蛇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更是又掀起了一波博物馆热。博物馆不仅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还通过各种活动和展览,让游客在欢度佳节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年味更有文化味。

春节期间,广西等地的博物馆不仅正常开放,还推出了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中国文物报社牵手数十家文博机构,推出“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南宁博物馆每天准备一场以生肖“蛇”为主题的非遗研学活动,让观众们在了解非遗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能体验非遗手工技艺。这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春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博物馆成为了充满温度的文化体验空间。

为什么博物馆成为春节热门去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春节期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而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够满足人们对历史、艺术和文化的探索欲望,博物馆里的“文化年味”,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同时,随着旅游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假期进行文化体验游,博物馆作为文化地标,自然也成为了游客的首选。

当然,要让博物馆里的“文化年味”持续升温,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文化活动与博物馆的活动相衔接,实现群众需求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博物馆则需要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推出更多贴近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让展柜里的古老文物借由有趣的创意,走进公众的生活;同时,市民也可以积极“拥抱”新的过年方式,在博物馆里聆听历史回音,感受文化魅力,对话多彩文明,让年味更有文化味。(宁实平)

 

阅读量:1980 作者:宁实平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