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黎兆齐)春节聚餐是必不可少的温馨时刻,然而过后的剩饭剩菜也让人头大。不少家庭采取的“热热再吃”合理吗?昨日,记者采访了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朱婷,介绍如何科学保存剩菜等情况。
“我老丈人家的剩菜估计还能吃大半个月!有正月初二没动过的扣肉,还有出去聚餐打包的鸡鸭扣肉,家里剩菜越来越多,让他们别吃了又不听。”开年刚过,南宁市民杨先生一家三口回了老家,看到岳父家塞满冰箱的剩菜,有些无奈。其实,杨先生岳父家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最近,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人家的餐桌都进入“热热再吃”模式。
“吃剩菜的第N天……现在冰箱里还有三四碗肉菜,早饭几乎顿顿吃泡饭,就是为了早点把剩菜消耗掉。”说起过年的剩菜,郭女士脑海里就是最近家里一成不变的早餐,她有些想念新鲜蔬菜了。“年初六开年,家里有客人来吃饭,剩的菜更多了。”郭女士说,剩下的多是肉菜,老人说过年菜有剩余,寓意“年年有余”,只能分批次“热热再吃”了。
剩菜到底能不能“热热再吃”?保存剩菜时又有哪些讲究?
“过年剩下的荤菜保存好的可以吃几顿,蔬菜类不适宜‘热热再吃’,蔬菜隔夜食用既影响口感,还容易产生亚硝酸盐,食用不当存在一定风险。”朱婷介绍,剩下的荤菜如果量较大,可按每顿食用量,用密封性较好的保鲜盒分装;存放时间较久的,则需放入冰箱冷冻保存,且生食和熟食分开保存。如果食物出现酸味、黏液、变色,或室温存放超4小时(尤其海鲜和豆制品),就必须要丢弃。特别提醒,老人、幼儿及免疫力弱者尽量不吃隔夜饭菜。
“热热再吃”分情况
●推荐加热食用的:纯肉类(红烧肉、卤牛肉)、根茎类(土豆、山药)、米饭、面食
●加热关键:必须彻底沸腾3分钟,肉类中心温度≥75℃
●不建议二次加热的:凉拌菜、溏心蛋(沙门氏菌高风险)、绿叶菜(亚硝酸盐高+营养流失严重)、菌菇类(易产生致敏物质)
分装技巧
肉类:切小块用密封盒冷藏≤3天,冷冻≤1个月
蔬菜:汤汁分离冷藏≤24小时(叶菜建议当顿吃完)
海鲜:当天食用完
冰箱管理:上层放熟食,下层放生食;冷藏室定期除霜,温度保持4℃以下
剩菜改造
肉类→加蔬菜煮粥/烩菜
米饭→炒饭时高温杀菌
根茎类→打成泥做饼或浓汤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