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驱车2000余公里 赶到宾阳感受非遗魅力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苏昭宇 实习生 杨雪)宾阳邹圩陶器、大罗毛笔、宾阳竹编……昨日,多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齐聚宾阳县文化广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欣赏。据了解,有的游客甚至驱车2000余公里赶到宾阳,感受非遗魅力。

广大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 宋延康 摄

在活动现场的大罗毛笔制作技艺展示点,不少书法爱好者在纸上挥毫泼墨,有的人兴致大发写下数行新年愿景。他们使用的正是大罗毛笔。“大罗毛笔手感非常好,笔尖饱满,笔触顺滑,我很喜欢用它来写字。”本地居民黄先生说,他非常喜欢使用大罗毛笔写字,家里的砚台上总会摆上几支。

一旁的展示点上,不少游客被壮锦织造产品吸引。记者看到,桌面展示了不少壮锦产品,有挂饰、手提包、围巾等,颇具特色。展示点工作人员介绍,壮锦挂饰造型有三角粽、葫芦等,还有以宾阳炮龙龙珠为造型的挂饰,有的还填充了艾草,充满民族特色。据了解,这些产品均为残疾人士手工制作,在推广非遗技艺的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收入。

宾阳竹编一直是宾阳县声誉较高的优质产品。2018年,宾阳竹编技艺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活动现场,由多位手工艺人精心编制的竹编产品摆放整齐。灯笼、斗笠、篮子……一款款环保、精美的竹编产品吸引了许多人驻足。一位老先生频频与这些竹编产品合影,留下珍贵的宾阳非遗记忆。

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宾阳竹编受关注。记者 宋延康 摄

记者了解到,这位老先生名叫王郑安,今年是第二次来到宾阳参加炮龙节。为了再次感受“东方狂欢节”的震撼,数天前,63岁的他特意驱车从河南平顶山赶到宾阳。“去年我在炮龙老庙,今年来到文化广场,感觉更加震撼。这里展示了很多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去年相比又多了很多新体验。”王郑安说,他还品尝了很多当地美食,“宾阳县好吃又好玩,欢迎全国游客到此参观。”

阅读量:3564 作者:苏昭宇,杨雪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周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