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 国漫“站起来”离不开无数“哪吒”“抬轿子”

据媒体报道,截至2月8日15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70亿元,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名。在票房高歌猛进的同时,《哪吒之魔童闹海》还收到了包括《长津湖》《战狼2》《你好,李焕英》等“前辈”发来的“贺电”。

这个春节档,哪吒可以说是非常火爆的“顶流”角色,《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登顶也让大家看到了国漫的潜力,成功打破了一些人心中“国漫必扑”的刻板印象。当然,《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也相当争气,全片2400多个镜头,特效镜头超1900个,画面制作精细程度堪称国产动画“天花板”,可谓是5年磨一剑“憋大招”。

“百般红紫共芳菲”。《哪吒之魔童闹海》从技术到剧本,背后都是无数动画人的心血,甚至是整个中国动画行业在“托举”。作为“全村的希望”,《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片尾字幕上共有全国138家与动画制作相关的公司出现,正是他们的合力托举和全身心投入,才创作出这样一部足以让国人骄傲的精品动画力作。无数动画人的热忱和心血组成了最坚硬的龙鳞,编织了“万龙甲”,披在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的身上。国漫未来的路道阻且长,但有了这波合作与“托举”,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提醒我们保持清醒。

我们应该看到,国漫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更多原创IP的涌现,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题材和风格,才能真正摆脱“情怀依赖”,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近年来,由经典IP改编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比如《白蛇》《大圣归来》《姜子牙》,都在老IP中玩出了新花样,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创新加入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元素。中华文化灿烂而辉煌,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国漫角色和IP,能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进行深挖,再通过精美的“二创”,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哪吒的成功不仅是作品本身的胜利,更是整个中国动画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国漫崛起的背后是无数“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般拒绝认输的倔强,是国漫人一同携手迈步越过“人心中的成见”,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国漫作品涌现,用实力证明自己,让“国漫崛起”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宁实平)

阅读量:2475 作者:宁实平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