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前,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市场监管局、卫健委联合发布《广西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负面清单》——“全区公办普通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等学校食堂和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不允许承包或变相承包给他人经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严禁通过虚报受益学生、补助标准、就餐天数、供餐情况等信息,套取、冒领膳食补助资金”;“学校食堂严禁质次、变质、过期食品的入库与出库”……该文件从食品安全、食材采购、资金管理、食堂管理、食堂建设等5个方面,列出50项负面清单。
“开展‘清单化监督’,是推进精准监督、整治‘校园餐’突出问题的实招硬招。”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推动监督监管责任贯通协同,聚焦突出问题靶向发力,一体推进“查、改、治”,筑牢呵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的防护墙。
监督监管责任贯通协同
形成整治合力
自治区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食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把整治“校园餐”突出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项专项行动。
自治区纪委监委把牢政治监督定位,构建“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调推进、市县主抓主战”联动体系,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整治。
自治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在近日召开的自治区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加强系统联动和部门协同,持续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治理。”
抓牢责任“牛鼻子”,推动监督监管责任有效贯通。自治区纪委监委成立工作专班,实行纪委监委、厅局领导“双牵头”“双专班”专抓,全面撬动相关职能部门力量。
按照“抓市、盯县、联组、促乡、带村”工作思路,派出督导组直插基层、督导督战,推动个性问题点对点解决,共性问题面上整改,纵深推进“校园餐”突出问题整治。
同时,实行“领导包案”一体落实监督监管责任。自治区纪委监委制定领导班子成员包案督办典型问题线索和信访举报工作方案,实行督办案、“骨头案”、重点案“三必包”机制,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查办典型案件,提升自治区、市、县三级“双牵头”“双专班”专抓的治理效能。
在专项整治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原副书记李某涉及“校园餐”问题浮出水面。自治区纪委监委提级办理、包案督办,深化“双牵头”“双专班”机制,查明李某插手中小学食堂采购项目,从中收受好处费。
责任贯通,同向发力。去年以来,在有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下,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立案1809人,留置92人,处分1098人,追缴资金1.86亿元,形成强力震慑。
双管齐下推进精准监督
打通“中梗阻”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通过监督工作指引和问题清单靶向发力,惩治“蝇贪蚁腐”,打通政策落实的“中梗阻”。
自治区纪委监委推出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工作指引,指导全区聚焦采购乱象、食品安全、价格虚高等突出问题开展精准监督,让政策阳光播洒到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心坎上。
去年,苍梧县多所中小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根据监督工作指引,梧州市、苍梧县纪委监委抽丝剥茧,严肃查处了该县教育局原局长徐某帮助老板承揽全县多所中小学食材配送业务、收受老板财物并放任老板以次充好的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向学生饭碗“伸黑手”严重挑战良知底线、啃食百姓利益,必须坚决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自治区纪委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与驻教育厅纪检监察组“室组”联动组成联合督导组,按照监督工作指引精准发力。联合督导组按图索骥开展调研,发现部分毕业生食堂卡余额未及时清退,及时压实自治区教育厅扛牢监管责任,督促“一分一厘都要退”,坚决纠治侵害学生利益的问题。
该厅立即部署全区做好学生结余伙食费清退工作,截至今年元旦前,全区中小学清退历届毕业生伙食费2.24亿元,做到应退尽退,得到学生和家长衷心拥护。
联合督导组还发现,部分学校因为没有食堂或食堂不达标,营养餐供餐以冷食为主。学生反映“冬天一边吃,一边打哆嗦”。联合督导组督促职能部门厚植人民情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学生冷暖真正放在心上。
自治区教育厅全力推动安排5.72亿元新建食堂(伙房)1191个,新增5662所学校供餐“由冷转热”,200多万学生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去年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79个。
最近,自治区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整治,督促自治区职能部门全面梳理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出台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负面清单,强化靶向发力整治突出问题。
“负面清单字字蘸情、句句铿锵,与监督工作指引共同发力,使监督更全面、更精准。”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双管齐下,推动“校园餐”突出问题整治走深走实。
一体推进“查、改、治”
力促标本兼治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一体推进“查、改、治”,推动从个案查办、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有力有效呵护广大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去年,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三级纪委监委联动调查横州市教育系统系列腐败案,依法留置横州市领导杨某、庞某。经查,两人以亲属名义经营米粉厂,垄断全市学校湿米粉供应。深挖横州市“校园餐”突出问题,共留置7人,处分66人,组织处理9人。
横州市委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市纪委监委针对暴露出来的垄断食材供应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横州市教育局扛牢整改责任,进一步完善食材配送机制,推动174种食材价格下降。群众都说:“教育环境好了,孩子更有希望了。”
全区推动案发地区单位运用一案一通报、一建议、一谈话、一警示、一整改、一评议“六个一”机制,紧盯贪腐背后的责任缺失、监管缺位、制度漏洞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264份,全区建立健全“校园餐”资金管理、食堂超市经营、食品采购配送等制度1974项。
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用心用情用力持续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整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今年1月,全区师生和家长对膳食满意的学校占比达98.47%。
编辑:吴嘉兴
责编:罗宁
编审:周丽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