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4年网络辟谣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网传“南宁白沙大道一大楼倒塌”

真相:经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核查,该网传视频早在2019年就已经在网上传播,系旧谣新传,且2019年已经辟谣。根据中共江南区委宣传部、白沙村村民委员会分别于2019年4月13日、8月15日发布的情况说明,该网传视频拍摄的“楼房倒塌”实为2019年4月白沙村一危房正在进行安全拆除,并未发生事故。

案例二:网传“南宁将发放住房公益补贴”

真相: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不法分子伪造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机关公文的声明》,声明中表示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未出具《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住房公益补贴落实工作的通知》。

案例三:网传“南宁招聘清明期间陵园看守秩序员”

真相:南宁市殡葬服务管理处发布辟谣公告,公告称该招聘信息不实,属虚假信息,请广大群众不要信谣传谣。

案例四:网传“南宁市某小学宿舍区疑似有人放火导致火灾”

真相:经公安机关核查,南宁市范围内未发现有相关案件和警情,系韦某为引起他人关注虚构事实并在网络上发布扩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韦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依法对韦某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五:网传“南宁沃柑价格走低,果农倒掉也不卖”

真相:针对网传情况,原视频拍摄者回应,系某些自媒体断章取义,夸大现实情况。视频中倒掉的“沃柑”均是挑选出来的太阳果、麻皮花皮果、溃疡病果等次果,不是品质好的沃柑。

案例六:网传“南宁市赛龙舟翻船致人员伤亡”

真相:经公安机关核查,2024年南宁市龙舟公开赛期间有龙舟倾覆的情况,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组织施救,迅速将落水人员救起,并无人员伤亡。南宁警方派员前往安徽,在属地公安的协助下将韩某某传唤至公安机关配合调查。韩某某对其为吸引眼球、获取流量进行造谣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韩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七:网传“2024年高考南宁两大名校数据出炉”

真相:经核实,南宁市学校未对外发布任何高考成绩,更未授权任何部门、媒体或个人发布与高考成绩相关的信息。南宁市招生考试院从未发布过关于广西高考状元的相关信息,网络上涉及我市学校高考成绩的帖子或视频,此类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案例八:网传“萝卜快跑进入南宁”

真相:经南宁市互联网辟谣·举报平台核实,目前暂无“萝卜快跑”等自动驾驶网联汽车企业与南宁市相关部门联系道路测试事宜。同时,经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到现场核查,已在大奔汽修的修理车间找到涉事车辆。经查,网传视频车辆系大奔汽修员工的车,该车上喷涂的字体系自行喷涂,与“萝卜快跑”无关,初步判断是蹭炒热点的营销行为,执法人员已要求涉事车辆车主擦除相应标识和文字。

案例九:网传“有群众接到南宁网信办来电”

真相:经了解,此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盗接机关、医疗及酒店等单位的固定电话或个人家庭固话实施通信诈骗。北京、上海、杭州、天津贵阳、太原等地均有群众接到过所谓网信办”来电,借机询问群众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提醒广大市民,网信办工作人员不会以任何理由联系市民进行停机、转账等操作,更不会索要个人信息。此类假冒网信办工作人员询问市民个人信息的电话均为诈骗。市民若接到这类电话,可不予理会,切勿透露任何个人信息。若遇到电信网络诈骗可拨打“110”或就近前往属地派出所报案。

案例十:网传“南宁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创客文化退费公告”

真相:2024年10月25日,南宁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声明,表示南宁市目前只有南宁市消费者协会和南宁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没有成立南宁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南宁市消费者协会依照法定程序和规则处理消费者投诉,并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私下建群、要求下载App或小程序,以及收费或者要求消费者购买产品等方式处理消费纠纷。同时,南宁市消费者协会不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收取费用或者以其他谋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和服务。

来源: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阅读量:693 编辑:黎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