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17日),南宁市中小学2025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学了,兴奋之余,有不少家长感叹,又要开启“叫早”时光了。那么,开学第一周,家校如何联动帮助孩子科学过渡呢?来,一起听听这些好建议。
A电子产品放一放
南宁市仙葫学校团委书记 刘粉墨
当下,数字浪潮汹涌澎湃,手机深度嵌入学生生活,其利弊犹如天平两端,备受瞩目。在此,给大家送上一份助力孩子成长的“手机管理指南”。
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它是孩子求知路上的“万能宝典”,轻轻一点,便能跨越书本边界,探寻古今中外知识奥秘,让学习不再受限于课堂与教材;它也是情感交流的“隐形桥梁”,无论相隔多远,都能瞬间拉近孩子与家人、朋友的距离。与此同时,部分孩子因自制力欠佳,掉进游戏、短视频的“数字旋涡”。课堂上目光游离、课后作业敷衍了事,成绩下滑令人揪心,更有不良信息悄无声息地威胁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面对这般挑战,家校共育是“制胜法宝”。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导师,在家要做好“数字榜样”,减少在孩子面前沉迷娱乐性网络的场景。不妨与孩子围坐一起,精心制定手机使用规则:规定平日每晚“屏幕时间”仅1小时,周末“屏幕时间”可适当放宽,但需合理分配;休息时段,优先安排阅读名著、户外运动等活动,让现实乐趣填充课余时间。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担当与实践创新,以责任教育课程体系为抓手,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此外,日常也要留意孩子对手机的应用,定期“安检”,护航孩子网络空间纯净。
B学习积累抓一抓
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副校长 吴少宁
我们倡导碎片化时间分层利用。如早读前15分钟安排英语单词速记、古诗文背诵,课间8分钟可以整理理科错题或文科知识点。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和系统规划。文科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如语文需要精读课内文言文、古诗词(理解思想情感、文化背景),泛读中外名著(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同时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建立分类摘抄本(名言警句、人物事例、社会热点),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央视节目(如《典籍里的中国》)拓宽视野。理科需要加强思维训练,重视公式推导过程而非死记硬背,如理解勾股定理的几何证明而非仅套用公式。可以整理错题本,分类标注错误类型(计算失误、思路偏差、知识漏洞等),且定期复盘。
C规律作息调一调
南宁市翠竹实验学校教务处副主任 邹海燕
乾坤圈转出新气象,风火轮踏上新征程。小哪吒经过修炼和蜕变在寒假闹海,而在新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应该如何缓解开学压力呢?别急,这里有三件哪吒的“法宝”可帮助你从容应对。
法宝一:混天“铃”,培养时间观念
假期作息不规律,巧用混天“铃”,渐进式调整作息。若孩子偶有赖床,家长不必苛责,可学习哪吒接纳“魔丸情绪”,巧用激励制度,让孩子积攒积分兑换周末亲子活动。将孩子在家的活动时间从“自由式”改为“限时式”,灵活制定家庭作息表,调好闹铃,给需要完成的学习和运动等任务限定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睡前还要做好收拾用具、整理书包等上学准备工作,逐渐适应开学节奏。
法宝二:风火“轮”,激发学习兴趣
开学初,老师们可结合生活热点,采用“20分钟知识+10分钟互动”模式来丰富课堂,每次课轮换不同形式的活动,如“配音秀”“闯关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习焦虑,逐步拉长专注时长。学校各项开学活动也可以轮番上阵,“开学第一课”助力规划目标,“假期分享会”营造温馨氛围,“趣味运动比赛”锻炼身体素质,丰富校园生活。
法宝三:乾坤“圈”,圈起家校联动
家校可加强沟通联动,形成家校合力。教师可积极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做好各项注意事项的温馨提醒;家长可记录孩子的居家状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若孩子出现问题,及时沟通,以积极、鼓励的心态帮助孩子制定对策,减轻压力。
D制定目标试一试
南宁市五一西路学校年级组长、班主任 刘丽华
对于初中生而言,需要心理和行动的双重调整。孩子们要迅速收心,设定合理目标至关重要,特别是短期和中短期目标更具现实指导意义,能让学习更具方向感与动力。
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支持与配合、对孩子的理解与信任,是教育的希望,更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福气。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如下方式引导孩子优质成长:第一,学会倾听与理解、引导与支持。经常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短期和中短期目标、兴趣和梦想,给予充分的表达空间,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源。第二,学会鼓励与探索。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和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让孩子大胆尝试并探索成长的领域。第三,培养坚韧与毅力,教会孩子面对挫折,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从失败中学习,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放弃。
通过科学引导和温暖陪伴,孩子们不仅能学会规划未来,还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自信。
E强健体魄练一练
南宁市高新初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体育教师 余思桦
为了确保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在课程安排上,学校增加了体育课的时长,由原来的40分钟增加到45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其次,保证大课间30分钟的正常练习。最后,学校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在制定和实行体育锻炼计划前,学生要明确体育锻炼对自身的重要性,如促进身体健康、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等。在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过程中,学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时间安排、学校课程、设施条件等,建议计划要实际可行,不能太理想化。还要考虑不同的锻炼方式,比如课间活动、体育课、课后做什么等。需要提醒的是,要科学锻炼,避免受伤。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体育中考作为衡量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的一项重要考试,它不仅是一次简单测试,更是对学生平时体育锻炼成果的检验。因此,新学期伊始,学校就要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督促和指导,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体育中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