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南宁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竣)工活动举行。全市158个项目实现联动开(竣)工,计划总投资741.1亿元。其中,开工项目73个,总投资515.83亿元;竣工项目85个,总投资225.27亿元。开工主会场设在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
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位于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C区,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3910亩,整个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其中一期的铝产业项目总投资62亿元,分别为投资32.21亿元,依托平陆运河利用海外铝土矿建设年产100万吨氧化铝及30万吨氢氧化铝生产线、年产30万吨铁精矿生产线、年产50吨国家战略性物资金属镓生产线;投资20.1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铝、年产10万吨电子铝箔、年产10万吨车用铝复合材料生产线;投资9.64亿元,建设年产4GW硅基光伏板铝支架、40MW光伏发电项目。铝产业项目建成后年总产值202.78亿元,年工业增加值59.19亿元,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县(市、区)开发区方面,五象新区(全域范围内)的南宁市“两港一区”国铁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南片区工程等18个项目开竣工;横州市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基地(马岭片区)东咖项目等18个项目开竣工;宾阳县的多弗联创先进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等26个项目开竣工;上林县的上林县中学排涝管涵工程等6个项目开竣工;马山县的现代种业基地提升建设项目(一期)5个项目开竣工;隆安县的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产业链生产基地等4个项目开竣工;兴宁区的兴宁五塘大米智能加工物流集配中心项目等2个项目开工;江南区的南宁铁路港国际中转集拼中心项目等10个项目开竣工;青秀区的广西弗迪电池三模块等18个项目开竣工;西乡塘区的新能源示范项目等14个项目开竣工;良庆区的智能装备创新与快速制造中心建设项目等19个项目开竣工;邕宁区的国潮铝业年产30万吨扁锭技术改造项目等6个项目开竣工;高新区的RFID电子标签工厂项目等9个项目开竣工;东盟经开区的智邦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等15个项目开竣工。
从项目结构看,南宁市一季度开(竣)工项目呈现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导的特点。开竣工项目中产业项目88个,占比55.7%,工业仍是产业项目主力军,项目达52个,占产业项目比重59.1%。基础设施项目34个,占比21.52%,涵盖水利、市政、交通等领域。
“十四五”以来,南宁市始终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围绕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布局和“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紧盯国家重点资金支持投向,紧扣产业发展方向、补短板强弱项需求,强化项目前期策划包装和储备工作,2024年,南宁市共策划项目3720个,计划总投资2.5万亿元。针对重大项目加强融资保障,建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清单、重点项目(领域)融资需求清单、绿色项目等“三张清单”。林浆纸一体化技改及配套产业园项目纳入国家第一批再贷款备选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贷款需求60亿元,已签约35.59亿元,已投放32.25亿元;75个区市层面重大项目纳入重点项目(领域)融资需求清单,项目总投资1248亿元;绿色项目库(第四批)入库项目97个,总投资575亿元。落实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全年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8316次,解决问题643个。1156个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5.24亿元,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111.69%。其中,244项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02.45亿元,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125.61%。
2025年,南宁市将按照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要求,锚定一季度及全年目标任务,始终保持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优先保障重大项目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加强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和精准督导,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