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上门服务成老年人刚需

插着胃管的老人出院后,仍需要专业护理怎么办?老人住在无电梯房的小区,往返医院困难怎么办?照料老人生活的保姆不具备专业操作技术怎么办?……这是不少“家有失能老人”家庭面临的现实情形。目前,这些问题找到了解决方向。家人可以通过一键下单“网约护士”方式,为老人开展专业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连日来,记者走访南宁市的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了解到,近年来,“网约护士”需求量不断上升,成为大多数行动不便老人的刚需服务。在不少家庭里,子女在工作和请假陪护之间,更多选择前者,坚持工作的同时为老人下单购买上门的医疗护理服务。

现状 “他们”成为居家护理刚需群体

75岁黄奶奶的子女不在身边,长年照顾其起居的是保姆刘女士。早在几年前,黄奶奶就因脑梗落下偏瘫的后遗症,今年1月因病再次住院治疗,出院时仍插着胃管。刘女士说,黄奶奶家人为其网约了护士上门服务,每周需要换药时,护士都会上门帮奶奶换药,有时老人不小心扯掉胃管,护士也能及时到家给奶奶重新处置,“有专业护士指导,我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心理压力也不会太大”。

实际上,有像黄奶奶这样需求的老人还有很多。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里,有高龄半失能、失能老人的家庭占到需求总量90%。这类群体主要存在几种情形:与子女同住,保姆负责照料患病的老人;与子女同城但不同住,老伴负责照顾另一方的生活;无子女陪护身边,常年由住家阿姨照顾。

这些家庭情况看似不同,但实际上共同点都是:家人和保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专业护理操作技能。与父母同住的市民陈女士就表示,最近这几年,80岁的老父亲已经完全失去行动能力,由于长期卧床,身体需要常年留置导尿管,但一家人都不具备专业操作能力。过去,一旦需要更换导尿管,只能呼叫救护车来接老人入院处理,而现在通过养老服务机构平台网上下单,专业护士就上门为父亲更换导尿管,极大节省了时间,也减少老人往返医院的折腾。

便捷 “一键”下单,护士到家护理

“通过南宁云医院服务平台,为群众开展上门服务,延续护理服务是中心日常门诊、住院诊疗护理服务的补充。”西乡塘区衡阳南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姚盛思介绍,南宁云医院是由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建设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主推“互联网+护理服务”。以他们中心为例,护理团队由5名护士、4名医生组成。服务对象主要为行动不便的高龄慢性病老人、术后患者、长期留置胃管和导尿管的病人以及重度依赖的慢性病患者,“他们是有长期医疗护理照顾的需求,但又不适合住院治疗的患者”。

该中心的护士长韦晓英表示,这类群体服务内容主要有更换管道(胃管、导尿管)、压疮及术后伤口换药、拆线、静脉采血、血糖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肌肉注射、康复指导等。老人或是家属通过平台下单就可以预约医护服务。

与此同时,南宁市不少养老服务机构也开通了医疗护理服务内容。刘娟曾在广西某医院的护士岗位工作8年,两年前成为南宁福寿康养老服务机构的一名护士。她回忆起去年某夜,一名患者家属因老人引流管堵塞下单,她连夜前往老人家中,为老人做膀胱冲洗,及时解决问题,她也得到了家属认可。

在专业护理服务工作中,他们也遇到过“难题”。刘娟说,老人久卧易发生压疮风险,然而一些家属对护士的提醒重视度不够。因此她认为,作为一名“网约护士”,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和拥有技能一样重要,“我们要让家属有预防意识,指导家属做好生活上对患者的照顾护理,在沟通环节就是需要不厌其烦地指导家属,这样才能让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展望 “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有待扩容

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多病共存高龄老人增多,以及部分家庭照顾能力普遍不足的现实条件下,上门居家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势必会大幅增量,如何让“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更长久?

姚盛思认为,做好上门延续护理、看诊工作,除了基层医疗机构要顺势转变服务意识、强化居家护理技能的训练,政策引导也有着重要作用。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下发的《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中,已明确包含有“上门服务费”。对此,他表示,期待广西能尽快出台相关收费立项文件,以促进上门诊疗护理服务的全面推广。

此外,刚需群体不断增加带来的产业辐射效应,对护理人员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将提出新要求。据了解,目前,开展网约医疗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对护理团队各岗位的人员招聘设定有一定门槛。在职护士均须持证上岗且有医院工作经验,护士团队年龄24至45岁不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各大养老服务机构建立了服务考核机制等。

护士马茂财是一名“00后”,毕业后曾在广州某家医院护士岗工作。他表示,过去在医院会给患者打针、洗胃、插管、做心肺复苏、处理噎食等,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如今,从医院的护士岗位转入养老服务机构工作,每年还定期(每月两次)参加岗中培训,内容包括慢性病、认知障碍老人护理、各类管道的护理、皮肤护理、肢体康复训练等,这些培训学习,让他能更自信、从容地服务好每一名老人。

姚盛思认为,结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实际,居家养老服务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还有更多延伸空间。如可提供营养指导和营养处方、社区康复、运动指导和运动处方等内容,这对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保障健康老龄化、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会有很大的帮助。

姚盛思还认为,今后,随着延伸空间服务内容的变化,对护理人才素质要求也将从懂护理操作技能延伸到人文关怀等领域。规范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稳定性,使得患者、家属与护士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相互给予足够的尊重,才更有利于上门护理服务的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6336 编辑:陈碧莹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