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翰墨飘香,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萦绕在耳畔。2月19日,记者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阅览室一角,见到了刚刚开完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党委书记覃鸿。“开学以来,我和团队的老师们有条不紊地推进新学期各项工作,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覃鸿对记者说道。
来到覃鸿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桌上厚厚的代表履职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记录的都是她在履职活动中的学习见闻与感悟,以及收集到的建议。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的《关于加快破产制度的健全完善,化解“执行不能”案件出清的建议》,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在认知上我有了更广阔的视角。”覃鸿说,无论是参加学习培训还是调研视察,都是让自己更快更好提升履职能力的方式。
作为来自教育一线的人大代表,教育领域的民生问题,是覃鸿始终关注的重点。在做好日常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覃鸿经常与学校老师、学生探讨教育问题,并深入基层调研,到城镇、乡村的学校和相关部门,广泛听取他们对教育发展的建议。她每年都撰写多条建议,涉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教育公平、边境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每一条都掷地有声。
“过去一年,我主要关注推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培养创新人才这两个方面。”覃鸿说。去年,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该校成立品质教育办公室和教师发展中心,大力加强师资教育,积极组织名师到宁明、邕宁、横州等周边地区开展支教,参与支教的教师达300多人次。
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该校成立了学校科学技术协会,拓展科学教育资源,引领科学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获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在科技类赛事获奖的师生达200多人次。
当下,人工智能风潮吹到各行各业。今年的全国两会,覃鸿将焦点落在“AI+教育”。她建议,AI时代的教育应注重个性化、核心能力培养、跨学科融合和终身学习,同时推动教育公平和全球视野。她认为,教师角色将转变为引导者,AI技术将成为教学的有力工具,教育体系需不断创新,确保学生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