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越来越近。2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马山壮美坊壮绣手艺厂技术指导蓝淋在自己的家乡马山县,与群众沟通他们期盼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与壮绣的骨干们交流行业现状与发展瓶颈,并一一梳理和记录。蓝淋表示,要将非遗传承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百姓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
1998年,蓝淋与兄长在马山县开办壮美坊壮绣工厂,传承壮族刺绣技艺。她用双手绣出精美的绣品,还带领同事向2000多名妇女传授壮绣技艺,帮助她们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壮绣不单是一件艺术作品,也应该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帮助群众富起来的载体,这是我办壮美坊的初衷。”蓝淋抚摸着壮绣绣品向记者说道。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蓝淋在履职中积极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过去一年,蓝淋深入基层、行业,了解非遗传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走访调研中,蓝淋发现非遗传承面临断层风险。
如何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蓝淋提出,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市区、市中心、网红打卡点、热门旅游景点等设立集展示与销售为一体的非遗展示馆,汇聚地方各非遗代表性项目名称、图片、项目介绍二维码。
“游客通过扫码就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手工艺产品也能提供给群众鉴赏和挑选,走进更大的市场,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蓝淋说,目前这一建议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非遗展示馆建设正在逐步落实中。
近年来,蓝淋明显感受到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传承更加重视,她的动力也更足了,“我们在传统的壮绣绣品与创新发展之间,不断寻找新的平衡点,一方面拓展新的产品形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另一方面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让非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形成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今年,我将围绕非遗传承与发展、城乡医疗保险、行政执法、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蓝淋表示,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推动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让传统手工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