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鸣区张朗村可祥屯的一个养殖棚里,鸽笼整齐排列,咕咕咕的鸽鸣声此起彼伏。随着自动投料机转动,食物精准投入料槽,鸽子依次排开进食。近年来,武鸣区宁武镇张朗村瞄定鸽子养殖产业,引导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道路,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从零开始,白手起底
近些年来,养殖鸽子迎来较好的发展时期。鸽子养殖市场需求大、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养殖技术容易掌握,非常适合农村集中养殖。张朗村民们看到商机,开启了他们的鸽子养殖之旅,板新屯养殖户曾晓萍就是其中一员。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鸽子的成活率不高、疾病防控不到位等问题接踵而至。
为了解决技术难题,张朗村里组织曾晓萍等养殖户到武鸣区皇后村向养殖多年的大户学习,还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养殖户还通过购买书籍自学技术,结合养殖经验不断完善养殖模式。随着村民们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鸽子的成活率和品质有了显著提高。规模也逐渐壮大,从小散养户,逐步实现现代养殖,用上了自动机械自动投喂减少了人工成本,用上机械孵化缩短孵化周期,孵化18天就出壳,比传统缩短了12天,既稳定时间更短。鸽子比较容易受惊,曾晓萍给养殖棚安装了音响,让鸽子习惯音乐,避免受到外界喇叭声惊扰,促进鸽子正常生产生活。机械自动设备提高了生产,从传统一对种鸽孵化两只乳鸽,发展三只、四只,甚至五只,产量上来了,成活率提高到93%以上,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就显现了。
小户带动,集体共进
曾晓萍养殖鸽子有7年了,目前养殖规模达5000多只,鸽子经过30天的养殖就可以上市,每只售价25元。鸽子养殖效益高,已有不少村民跟上步伐。目前,张朗村共有4个养殖大户,每批次出笼肉鸽10万只,批次产值250万,还有10多户村民也陆续加入了养殖队伍。
“养殖鸽子需要技术,也需要人才。”养殖户磨大雷说,他们夫妻2人现在管理着将近3万只鸽子,每天要记好肉鸽的配对时间,产蛋情况,孵化育雏,及时研究整体情况,发现不合格的种鸽也要尽早淘汰。除了卖乳鸽,还卖鸽子蛋,行情好的时候,鸽子能卖到3元一个。张朗村的鸽子养殖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饲料加工、运输、包装等,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拓宽市场,信心满满
在市场销售方面,村民们积极与周边的市场和餐馆建立稳定供货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利用电商平台,将鸽子及相关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也有外地老板前来收购,主要销往江浙一带。如今,张朗村一年销售将近100多万只肉鸽,在市场上打响了品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鸽子养殖产业小有规模,张朗村对养殖鸽子信心满满,将继续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将鸽子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还计划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来到张朗村,了解鸽子养殖文化,感受乡村魅力,带领村民们的日子一路高“鸽”。
暂时没有评论